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體

雍正传

作者 : 冯尔康

《雍正传》作者是冯尔康。本书是目前国内仅见的一本雍正评传,全面系统地对清朝的雍正帝的生平政绩作了评述,试图通过雍正史的研究,概括雍正生活时代的历史。作者认为,雍正帝敢于振数百年颓风,革旧除蔽,是清朝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是应该肯定的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比较杰出的封建帝王之一,并为过往对雍正帝不够中肯的评论和诬罔作了辨析,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最近更新 2020-04-14

老舍自传

作者 : 老舍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屈指可数……。是的,《骆驼祥子》畅销美国,《茶馆》震动欧洲,老舍在世界文学中自有他的地位。人们期望更多地了解老舍,了解他的经历、性情、思想、人格……。这就需要传记:他传、自传,不止一种。

最近更新 2023-12-13

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

作者 : 成龙 朱墨

他出生在维多利亚山顶的富人公馆里,不过他的家却隐藏在狭窄而简陋的小偏房。从一开始他就身处两个世界。他的童年很短暂,爸妈给的那条出路让他过了十年“暗无天日”的生活,在那十年里,他没少被师兄弟欺负,没少被师父教训,但也是那十年造就了今天的他。他17岁闯荡电影圈,每天最早到片场,最晚收工,并自告奋勇尝试一些高难度的危险工作。为了拍一个10秒钟的镜头,他连遭数次重创;为了创造一个真实的氛围,他险被豹子扑倒;为了表现一个富有创意的惊险场面,他赌命从70米高楼滑落。他两次闯荡好莱坞,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来到美国,用自己的剧本拍摄的电影,首周拿下980 万美元,成为首部登上美国电影票房榜首位的香港电影。他滑水、潜水、开车、飞风洞、跳火山,坚持亲自上阵,用身体的真实表演,对抗好莱坞的高科技作品。他性子急、多动症、强迫症、洁癖,他爱管闲事又爱唠叨,他也有自卑与遗憾的时刻,在做那些惊世骇俗的搏命动作时也会害怕。他年轻时有过一些或浪漫或心酸的爱情故事,现在随着年龄逐渐地增长,他开始更多地思考退休和生死的问题。——总之,他就像我们每一个平凡人一样。——但他也是成龙,那个地球上唯一的Jackie Chan。

最近更新 2019-11-21

项塔兰

作者 : 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

《项塔兰》作者是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从一个女人、一个城市、一点运气开始。《项塔兰》是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的自传式小说,他从一个大学里最年轻的哲学与文学讲师,沦落为黑狱重刑犯,在穿越两座机枪塔后,从澳洲看守最严密的监狱逃脱,偷渡至孟买──尽管潮湿、闷热、熙攘拥挤,但能让他在人间蒸发的城市。带着假名字、假护照和不可告人的过去,他在印度导游的带领下进入孟买底层社会,和乞丐、‍妓‎女‌‌‍、苦修圣者、演员、士兵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逃亡者一起,在这个城市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他将成为第一个住进贫民窟的白人,凭着一只急救箱,当起受人尊敬、没有执照但免费的医生;他将爱上孟买,这个空气中弥漫着酸腐和甜腻、自由和狂野的城市,随处可见收贿的警察、主持公道的黑帮、有组织的游民、大剌揽客的‍妓‎女‌‌‍、从香烟槟榔到毒品都卖的摊贩,以及人人脸上毫不吝惜的笑容;他将学习用印度语、孟拉语和当地人沟通,并因言谈间使用了bearhug(熊抱)这个英文比喻,而荣获一只母熊的拥抱;他将从偏僻村落的老嬷嬷口中,得到项塔兰这个名字,印度语意为和平之人,那时还没人知道,其实他是个恶名昭著的通缉犯;他将邂逅美丽的卡拉,一个拥有聪明、秘密和湖水绿眼眸的女人,让人在她身上寻找天使翅膀的同时,也看见魔鬼的犄角。他会为她奉献一切,包括性命在内;他将视哈德汗为第二个父亲。哈德汗是孟买家喻户晓的黑帮老大、圣人暨哲学家,与许多艺术家、企业家、政治人物有很好的交情,并在清真寺开讲神学和伦理学,吸引各宗教的学者和学生慕名而来。透过哈德汗,他被黑帮吸收,认真上课学习各种专业,包括如何洗钱、伪造护照、走私黄金、贩卖军火等,甚至加入了宝莱坞电影圈、穆斯林游击队,同时,也一步步陷入谜团与阴谋的纠缠中

最近更新 2020-04-14

戴笠

作者 : 钟连城

戴笠,小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兵。对于40年代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戴笠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给人的印象是聪明而有想象力,残酷而不择手段……

最近更新 2019-11-21

趋光运动·回溯童年的精神图景

作者 : 残雪

残雪是中国当代最独树一帜的女作家,也是中国唯一位有作品入选日本河出书房新社出版的“世界文学经典文库”的作家。《趋光运动·回溯童年的精神图景》是这位特立独行女作家展示自我秘密的精神自传。残雪自小不善与外界交往,连在学校模仿一些形体表演动作部很难,这使得她逃避外部世界,返回内心,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最后通过文学创作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通道。在这部风格独特的随笔体自传中,她记述了她的童年时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校生活到家庭生活,从外部世界的活动到内心世界的活动,从自己身体的病痛到自然界的动植物,从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父亲、来自遥远他乡的外婆到儿时形形‍‎​色‌­‍色­行为怿异的玩伴,从家庭场景到城市场景。与常见的自传作品记述传主的生活经历不同,这部自传的重心是:解密作者童年的外部经历和内部生活是如何塑造了作者与众小同的孤僻的精神世界,怎样打通了她的文学创作之路。可以说,这部独特的自传既写出了作者个人的早年生活,也写出了艺术诞生的秘密。

最近更新 2019-11-21

幸福的拾荒者

作者 : 胡歌

《幸福的拾荒者》作者是胡歌。在这本图文并茂的写真书中,胡歌用自己平实的笔触讲述了2006年夏天车祸发生的来龙去脉;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支离破碎的一切,自己坦然面对的乐观和真诚,以及将被撞碎的幸福一个个、一片片拾回的心路历程。此外,胡歌的童年趣事、学习唱歌和演戏的片段、好友的祝福一并收录到了本书中;还有近百幅首度曝光的照片,翔实记录了胡歌从人生轨迹一帆风顺的青春偶像蜕变成一个日渐成熟、坦然面对生命的幸福拾荒者的过程。在本书里,胡歌娓娓道来,讲述自己对生活、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文字平实感人,从从容容的字里行间,一个阳光健康日渐成熟的幸福的拾荒者胡歌悄然向我们走来。

最近更新 2020-04-14

神奇圣人王阳明

作者 : 雾满拦江

讲述了王阳明是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王阳明的一生都是传奇,他曾是叛逆少年行事乖张,后来怎样潜心向学,终成大器?走上仕途,官场险恶,王阳明如何化险为夷,举重若轻?身为一介书生,王阳明为什么能料敌制胜,用兵如神,只用十四天平定宁王叛乱?目睹政治黑暗,民生疾苦,王阳明如何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创立阳明心学?在五百年后的今天,神州大地为何掀起王阳明热,将阳明心学视为最后的一剂心灵解药?雾满拦江运用最新史料,以幽默有趣的笔调为你解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从中理清阳明心学的脉络,解读成大事业者必备的终极智慧。

最近更新 2019-11-21

蒋介石的王牌特工·密电破译奇才池步洲

作者 : 吴越

《蒋介石的王牌特工·密电破译奇才池步洲》是传记小说,来歌颂、来纪念像池步洲先生一样的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们!二战战场,奇才辈出,密电破译,屡建奇功。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军事部署,山本五十六的出巡行程,这些日军本部最高机密不久就出现在重庆蒋氏侍从室的办公桌上,令盟军惊讶,令日军胆寒。是谁身怀如此绝技?多少年来,一直是个谜团,至今仍众说纷纭。这个奇才,就是爱国青年、福建闽清人池步洲!

最近更新 2019-11-21

硅谷之火·PC从梦想到现实

作者 : 迈克尔·斯韦因

我们今天正处于这样一个时代:充满幻想的人们发现他们获得了他们曾经梦寐以求的力量,并且可以利用这个力量来改造我们的世界。这是个转折的时代,跨国公司迷失了发展方向,而小企业家却举起了计算机革命的大旗,成了开拓未来的先锋。在这个时代里,计算机奇才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胸怀 大志者成了富有理想的人,而富有理想的人则成了亿万富翁。这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它促使人们变得伟大,变得富有而充满理想,自豪而富于爱心,努力实现前人从未达到的目标,乘风破浪去夺取这场计算机革命的胜利。

最近更新 2020-03-14

胡适杂忆

作者 : 唐德刚

《胡适杂忆》原是作者在撰写《胡适口述自传》时,打算自写的一篇短序,不料下笔即几十万言,结果“头”大不掉,只好印成专书,独立出版,可以说是胡适口述历史的缩版。唐德刚先生凭自己的回忆和日记上的记录,对胡适一生牵惹到的无数问题与纠葛,几乎无所不谈,谈无不快。但又不止于回忆,他畅谈历史、政治、哲学、文学以及其他一切胡适关注的学问,可见作者才气纵横,博学多智,加上他古文根底深厚,天性诙谐,故落笔气势纵横,妙趣横生。唐德刚将胡适写得生龙活虎,但又不是公式般装饰什么英雄超人。他笔下的胡适只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智慧、有天才也有错误和缺点的真实人物。读了唐德刚笔下的胡适,你可以和他握手寒暄,笑语谈辩,不知夜之将尽,人之将老。

最近更新 2020-07-31

红色三步曲3: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 : 叶永烈

《红色三步曲3:毛泽东与蒋介石》作者是叶永烈。本书作者正是选择了这么一个特殊的视角,透过国共两党的领袖蒋介石和毛泽东以及周恩来的谈谈打打,打打谈谈,边谈边打,边打边谈,把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浓缩于本书之中。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乐与蒋介石都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最近更新 2020-04-14

甘地传

作者 : 马诃德夫·德赛

本书内容包括:我的家世、童年时代、童婚印象、新婚体验、在公立中学、结交一个损友、肉食的‍‎­诱‌‍‎惑‎‌、从堕落中脱、逃赖昌德巴伊、开始新的生活、第一宗案子、头一次打击、选择前往南非、到达纳塔尔、首次携妻儿远航、遭遇暴风雨、突破重围、放弃控告产生的影响、对儿女的教育、冷遇、亚洲来的官员们、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的信念、自省、初次经历、与戈克利重逢、这是威胁吗、圣提尼克坦、三等车厢上的遭遇等内容。

最近更新 2019-11-21

第二次呼吸

作者 : 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

《第二次呼吸》作者是菲利普·波佐·迪·博尔戈。超越《天使爱美丽》成为最受欢迎的法国电影全球45,000,000人看过的《碰不得的人》原著感动整个地球的真实故事他让人受不了,虚荣、骄傲、粗鲁、无常,但很有人情味。没有他,我会腐烂而死。阿伯代尔不间断地照顾着我,仿佛我是个待哺的婴儿。他洞察纤毫,在我每一次神不附体时他都会出现,当我在牢篱中他会将我解放,当我怯弱时他给予我保护。当我崩溃的时候他使我欢笑。他是我的护身魔鬼。一个是四肢瘫痪的权富,一个是巴黎郊区的北非后裔青年,他们之间这一段近似不可能的缘分,由奥利维埃纳卡什和埃里克托勒达诺导演、弗朗索瓦克鲁泽和奥马尔西主演,这就是法国2011年票房最高的影片《碰不得的人》。截至2012年10月,45,000,000人看过(法国20,000,000人,法国以外25,000,000人),超越《天使爱美丽》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法国电影。

最近更新 2020-04-14

关山夺路:回忆录四部曲之三

作者 : 王鼎钧

《关山夺路:回忆录四部曲之三》作者是王鼎钧。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三部,着力描述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之间各色人物的面目与选择,以此来对应和诠释被意识形态长期遮蔽的真实历史,触及与国共内战相关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并通过亲身体验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行为方式之差异,揭示一方败退一方胜利背后的谜局。战争给作家一种丰富,写作的材料像山一样坍下来,作家搬石头盖自己的房,搬不完,用不完。内战、抗战永远有人写,一代一代写不完,也永远不嫌晚。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三部,记录作者在国共内战时期奔波六千七百公里的坎坷。作者身在国民党军,历经辽沈、平津两大战役;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军俘虏,经历俘虏营训练,穿着解放军服,徒步胶济铁路全线至青岛到上海,最终远走台湾一路上,对照、危机、冲突各自延长,互相纠缠,滚动前进,惊心动魄。作者将这四年的愤怒、伤心、悔恨蒸馏、升华为一部超越政治、阶级、个人得失恩怨的独特回忆:国共好比两座山,我好比一条小河,关山夺路,曲曲折折走出来,这就是精彩的人生。作为历史学者,我对文学家写的回忆录素来比较警觉甚至排拒,而《关山夺路》却让我感到意外的惊喜。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王鼎钧先生以回忆录的形式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触及灵魂。

最近更新 2020-04-14

我的前半生

作者 : 爱新觉罗·溥仪

溥仪三度当皇帝,是中国近代特定历史环境的结果,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其改造过程则折射出国家进步的曙光。溥仪晚年的愿望,是想写一部《我的后半生》,可惜因过早去世而未成。假设他能活到改革开放后,再下笔写下新感受,我想这本《我的前半生》更有教育意义。依照封建传位规则,当初本不该由溥仪当皇帝。1908年秋,光绪帝病危,慈禧太后便急着过继子嗣。按理应选“溥”字辈最年长的侄儿溥伟,此人的祖父是咸丰帝的六弟奕訢。奕訢当初曾协助发动过北京政变并造成“垂帘听政”。可“老佛爷”却偏偏挑中光绪帝的弟弟载沣的长子溥仪,其原因有人猜测是慈禧自认为身体还好,找个小皇帝便于她摆布。另外,溥仪的祖母是慈禧的亲妹妹,母亲又是慈禧头号亲信荣禄之女。当时,溥伟守在宫外,满以为肯定轮到自己,一见溥仪被抱进去,竟气得大骂了半晌。对此“咆哮宫门”的不赦大罪,慈禧看在他祖父的面子上才隐忍不问。11月中旬,光绪、慈禧奇怪地在两天间双双死去,只好由新太后、光绪的妻子隆裕和自己的小叔子载沣一同扶持溥仪登基。溥仪作为清朝第十二代皇帝,三岁时首次当皇帝时国运已气数将尽。他登基时由任摄政王的父亲抱上殿,鼓乐轰鸣、百官跪拜时,他被吓得大哭。其父怎样哄也不灵,只好拿来玩具说:“快了!快了!快要完了!”不少大臣私下说这话不吉利。果然,不出三年,1912年初,清廷面对辛亥革命的风暴,溥仪名义上的母亲(其实是他伯母)隆裕太后抱着小皇帝宣布退位了。退位后的溥仪慢慢懂了事,在周围清朝遗老包围下被灌输了满脑子复辟意识。1917年7月,封建军阀张勋率兵入京,拥立溥仪复辟,这位11岁的少年第一次尝到了当皇帝的兴奋,却在11天后被赶下台。此后,溥仪把复辟的希望寄托于外国,先是受英国公使馆派来的师傅庄士敦鼓动准备到西洋寻找支持,因英美政府的对华政策是维持民国而未成行。后来,他与制造“满蒙独立”以分裂中国的日本侵略者联手,在“九·一八事变”后去了东北,先当“执政”,1934年,第三次登基。日本人却未兑现帮助其恢复“大清”的许诺,只让他当“满洲国”的“康德”皇帝,对外言论全要由关东军拟稿,连走出宫的自由都没有。在伪满深宫中呆了十几年的溥仪,对日本人由感谢变为不满,后来又发展为恐惧,不过,这与抗日斗争根本不能相提并论。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被苏军逮捕,于1950年移交中国,以叛国和协助侵略者发动战争罪在战犯管理所关押了近十年,完全是罪有应得。由帝王变为公民,晚年曾想写《我的后半生》可惜未成。在战犯管理所里,溥仪有生以来首次学会系鞋带、自己洗衣服等生活常识,在头脑中也扫荡了帝王意识而树立了公民观念。1959年秋,溥仪获得特赦回到北京。有些老人见面后还行跪拜大礼,马上被他批评为思想落后。获得一张选民证后,溥仪称这是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他开始在植物园劳动。蒙哥马利来访时询问他感受如何,他回答说“比起皇帝来我更愿当园丁”。这位英国元帅惊讶之极,回国后把这当成奇闻宣传。有的外国进步人士来访后,报道说:“看到溥仪,才能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到了八十年代,溥仪又成为影视作品中的要角。国内创作的片子客观地描述了他由幼稚少年受封建思想毒化,后来又在帝国主义分子庄士敦和土肥原之流‍‎­诱‌‍‎惑‎‌下走上叛国之路,解放后又如何改造成一个对人民有益的公民。西方人主创和拍摄的片子,却宣扬溥仪一向善良,人性不可改变,而“洋师傅”庄士敦则被描绘成传播了西方文明和鼓励个性发展的天使般人物。至于溥仪投靠日本充当伪满傀儡皇帝,片中推诿为环境使然,他本人只是受害者。抛开不同国度的价值观不谈,仅从客观历史而论这也有悖于真实。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3/30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