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體

光之国度

作者 : 恩田陆

连续五年,日本读者票选“恩田陆最受欢迎的作品”能背诵庞大的书籍内容、能得知远方发生的事、能长寿几百年、能一天跑过几百公里……这群来自“常野”的人们,各自拥有不可思议的能力。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究竟想回归何处?“常野物语”系列——光之国度觉得这世界有点残酷的人请举手,觉得当人有点苦手的人请举手。献给不想当人的你——班上有同学能背诵日本古典和歌,大家都赞叹不已,光纪却倍感委屈,因为小学四年级的他,早已能轻易将好几本古典小说,从头到尾一字不漏背诵,父母却从不让他对别人透露。能背诵庞大的书籍内容、能得知远方发生的事、能长寿几百年、能一天跑过几百公里——这群来自“常野”的人们,各自拥有不可思议的能力。他们一如“常野”其名,经常在野,沉稳、充满知性、对权利不抱憧憬,藏身于二十世纪的平凡生活当中。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想回归何处?一本刻骨铭心的疗伤小说。《大抽屉》:光纪的“回响”会比我还大。他拥有比我和爸爸都还要大的抽屉。一旦他意识到抽屉这件事,便会开始在意起自己的抽屉里装了些什么……《两个茶碗》:正当阿笃伸手欲从少女手中接过茶碗时,两人四目交会。她的双眸恍如平静的湖面,感觉自己几欲被吸入其中。《通往达磨山之路》:位于人生转折点上的人,据说若是攀登这座山,眼前便会出现他一生中很重要的场景。《黑白棋》:“那东西”不同以往,以怪异的形态现身。每次遇见,都会有全新的骇人样貌,尽管都已经这把年纪了,还是无法习以为常。《信》:看到高悬中天的明月,不知为何,我泪如泉涌。月亮始终存在,不分昼夜。你我都抬头望着同样的月亮。《光之国度》:我们的脸颊摩娑着青草,发丝随风飘扬,摘下水果享用,做着星辰和黎明的美梦,一同在这世上生活。总有一天,让我们一起手牵着手,回归那耀眼光辉的诞生处吧。《历史的时间》:在这一瞬间,她猛然直觉这是她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幕。即使年岁增长,长大‍­​成‌‌‍人‌‍​,应该还是会一再地想起这一幕吧。《除草》:无论再坚固的东西,它一样能够破坏。不管盖子有多重,它一样能够撬开。若是放任这些杂草,它将不停地生长,覆盖整个城市,总有一天,会将我们活活勒死。《黑塔》: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座监视火灾用的黑色了望台。一座用黑如木炭的木材搭建而成的高塔,独自矗立于原野中。塔顶悬吊着一个像钟的物体。靠近一看才知道,它正熊熊燃烧。它不是钟,而是燃烧着烈焰的黑色球体。《驶出国道》:空气中突然传来海潮的气息,感觉黄昏的日本海就浮现于眼前。没有虚伪矫作的美丽乐句,就像拍向岸边的浪潮般传向四方。“仿佛遥远的情节却又贴近红尘世俗的剧本,看似未知的世界却又在现实人生中展现。温暖、感慨、激动、沉思,阅读本书,在虚幻于真实的交界中,难以言喻的感受在内心回荡。”——秦梦群(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在恩田陆‘常野物语’系列《光之国度》里,她让我们看到了人世人性的美丑,也让我们遇见了希望,遇见了人心深处原本的善良与温柔。”——陈美儒(建中资深高三国文老师兼导师/亲子教育家)“恩田陆书写的并非故事而已,而是人生。”——曲辰(文化评论者)

最近更新 2023-12-03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 : 克里斯蒂·高登

《巫妖王的崛起》作者是克里斯蒂·高登。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不管多么饥饿,什么都不能促使它们出去觅食,除非哀恸的寒风停止哭嚎,迷眼的雪花厌倦飞舞。这股风暴从海洋咆哮而来,袭击了卡玛廓村,撕扯着用巨大海兽骸骨撑起的皮帐篷。在此居住了无数年的巨牙海民知道,等这场风暴过去,就得修补渔网和陷阱了。

最近更新 2020-04-14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作者 : 威廉·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的短篇小说集,集中了福克纳创作的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包括《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两个士兵》《干旱的九月》《瞧!》《调换位置》《花斑马》《明天》《路喀斯•布香》《永垂不朽》《大黑傻子》《希望之树》等十一篇,这些短篇小说情节生动、寓意深刻,题材涉及美国南方旧时代的衰亡、新旧南方的对立、社会公益、种族关系、战争、成长、爱情、荣誉与道德抉择等内容。这些作品大量使用象征和隐喻,既有悲观主义的深度,也有英雄主义的激情,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的手法在这些小说中也有广泛使用,代表了福克纳短篇小说创作的风格和主要成就。

最近更新 2020-12-01

穹顶之下

作者 : 斯蒂芬·金

2012过后的某一年,10月21日上午11点44分,一个巨大的透明穹顶从天而降,将缅因小城切斯特磨坊镇罩在底下,有些不巧处于穹顶边缘的人和动物被当场砸死,刚刚上天的飞机也被撞烂。穹顶宛如倒扣的玻璃鱼缸,将小镇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面对这天降横祸,镇民们分成了两派,一方努力寻找灾祸的根源,另一方却想趁机完全控制镇子。殊不知,就在小镇内部激烈斗争的时候,穹顶之外出现了更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所有人的生命,不过是渺小的蝼蚁。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制作的同名电视剧集在美国CBS电视台热播,播出首日便创造了1353万人次的本世纪夏季剧收视率新纪录。

最近更新 2019-11-21

残暴

作者 : 大薮春彦

美丽的丹泽山麓下隐藏着一个罪恶的秘密:世界快乐同盟妄图用女人,毒品,酒和赌博建立自己的乐园。他们把乐园的第一批公民训练成一流的杀手;把成百上千的姑娘骗到这里,沦为他们泄欲的工具,被大麻剥夺了廉耻,被女色美酒壮大了胆的杀手们肆无忌惮,狂妄地要征服世界。本书以其独特的冒险,浪漫,传奇色彩构成了强烈的悬念,随着故事的发展,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内幕!

最近更新 2019-11-21

战士

作者 : 乔治·马丁 加德纳·多佐伊斯

如马丁所说,《战士》是一本包罗万象的杂货架。是的,它不仅包含科幻小说、奇幻小说,还包括一片西部小说,几篇历史小说,几篇主流小说和几篇无法给予标签的作品,虽由不同领域的作者创作,但它们都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战士”(士兵或勇士)。枪手、城市英雄、特警、希腊方阵兵、罗马军团兵还包括女战士等等,都是故事中的主角,他们来自过去,现在甚至未来,给我们展示了不仅是拯救世界、挽救生命、奋勇杀敌、为国争光的英雄战士,还有救赎灵魂、坚持信仰、坚守责任、固守尊严的平凡勇士。他们可能让你忧也让你笑,有的振奋人心,有的却揪心难过,可这不正是马丁的目的么?

最近更新 2023-12-13

相约星期二

作者 : 米奇·阿尔博拇

临终前,他要给学生上最后一门课,课程名称是人生。上了十四周,最后一堂是葬礼。 他把课堂留下了。课堂越来越大,现在延伸到了中国。我向过路的朋友大声招呼:来,值得进去听听。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最近更新 2023-12-12

血火大地

作者 : 西村寿行

日侨根岸和夫一家无辜被暴徒袭击,根岸夫妇惨遭杀害。养女水野直子被强盗‌‎轮‌奸­‎,死里逃生后再遭蹂躏,沦落入风尘。根岸的两个儿子决心报仇,却节外生枝地遇上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小说遵循抑恶扬善的主题,几条线索交替穿插,情节跌岩起伏,扣人心弦。书中还描写了南美洲巴西未经开发地区的自然概貌和风土人情……

最近更新 2019-11-21

没有被征服的

作者 : 威廉·福克纳

这部“系列小说”对于了解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起了一个“入门”的作用。福克纳笔下南方人的种种矛盾都与这场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说从巴耶德十二岁写起,一直写到他二十四岁,主要写了沙多里斯家两代人的事。通过他、他的家族与他周围的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南方内战时期与重建时期的一幅幅图景。在南方战败的颓唐景象里,福克纳致力于发掘勇敢抗争的妇女和小孩,并歌颂了她们不畏牺牲的“没有被征服的”形象。《没有被征服的》从叙述富于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开始,却以忠于现实、给予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以来自营垒内部的严峻批判而告终。1.美国的文学史星光灿烂、大腕佳作云集,在这璀璨的“星河”里,谁最能代表美国?一个是惠特曼,另一个是福克纳——无人质疑!2.福克纳,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20世纪世界文学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将美国南方的历史和人的生存景象纳入他所创造的类似当代神话的小说中,形成了一座新的文学高峰。克洛德•西蒙、加缪、萨特、略萨、马尔克斯、莫言等多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其推崇备至,视其为自己的文学创作导师。3.《没有被征服的》是了解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入门”作品,是福克纳最易懂、可读性最高的作品。在小说中,有着传说中的美国南方精神的展示,有什么是人的高贵的阐释,也有关于卑微、懦弱、残忍、贪婪等人性弱点不同一般作品的体现。

最近更新 2019-11-21

彼得堡之恋

作者 : 冈察洛夫

《彼得堡之恋》原名《平凡的故事》,是1844年冈察洛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847年发表于《现代人》。小说中描写一个在外省贵族庄园长大的、不谙世事的、满脑子充满幻想的青年亚历山大,在农村养尊处优的度过了20年,开始不满足于这种生活,觉得“家庭这个天地太狭小了”。他疯狂地向往城市生活,然后带着满脑子的田园式浪漫主义幻想来到彼得堡,与新兴资产阶级实业家彼得叔叔相处,彼得堡新兴资产阶级文化与传统的贵族庄园文化和宗法制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二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激烈碰撞。亚历山大在彼得堡风花雪月地混了7年,一事无成。母亲去世后,他第二次来到彼得堡,决心为自己开辟一条新路,他终于认同了叔叔的一套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经过曲折的道路最终取得了成功,也成了有产者。小说结尾时,他已经是一个气派十足的挺着大肚子、脖子上挂着勋章的六品文官了,并且找到了一个拥有30万卢布陪嫁和500个农奴的未婚妻。

最近更新 2019-11-21

维纳斯的诞生·佛罗伦萨的爱与死

作者 : 莎拉·杜楠特

《纽约时报》畅销小说:一个身上纹着毒蛇与男像的修女娓娓道来的自白书,梅第奇的私生女、恋童者的妻子,娈童的妹妹,与婚姻作交易换来的与天才画家的爱情……本书的背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群星闪耀,奇才辈出。物欲横流,宗教极端。一个身上纹着毒蛇与男像的修女究竟有着怎样的身世?这部小说便是这位修女的自白书。一个追求艺术与自由的女孩遭遇了不幸的婚姻――丈夫是个恋童者,而自己的哥哥正是这个娈童。女孩本来就是统治者美第奇的私生女,而她自己的女儿又是她所钟爱的画家的私生女……书名借喻的是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

最近更新 2019-11-21

空中疑案(云中奇案)

作者 : 阿加莎·克里斯蒂

《空中疑案(云中奇案)》作者是阿加莎·克里斯蒂。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对,还是那些人……我们就坐在一起……,可以吗?谁?……哦,明白了。”

最近更新 2020-04-14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 : 查尔斯·狄更斯

《匹克威克外传》作者是查尔斯·狄更斯。小说情节以匹克威克等人在旅途的见闻和遭遇展开,一些故事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故事的进展又能自然地衔接起来,这正适合以分期连载的形式发表。作者的艺术构思和发表形式决定作品的某些艺术特征。这也表明《匹克威克外传》的创作还深受英国十八世纪流浪汉小说的影响。《匹克威克外传》的情节大体上有四条线索:房东巴德尔太太状告匹克威克毁弃婚约;山姆·维勒的父亲同骗吃喝的伪善牧师史得金斯的纷争;俱乐部几位成员的爱情故事;匹克威克和山姆·维勒主仆同流氓金格尔的冲突。全书以最后一条线索贯穿始终,金格尔因受到匹克威克的道德感化最后改邪归正,形象地宣扬善良战胜邪恶的道德信条。

最近更新 2020-04-14

蓝狗的眼睛

作者 : 加西亚·马尔克斯

★ 马尔克斯四大经典短篇小说集之一,魔性与灵‎­性​‌交‌织的杰作!★ 马尔克斯的14种孤独,梦境中,困境中,恐惧中,欲望中,沟通中……★ 关于对失去了的世界的回忆;关于不同处境下个人的孤独。★ 收录《蓝狗的眼睛》 《六点钟到达的女人》《有人弄乱了这些玫瑰》《伊莎贝尔 在马孔多观雨时的独白》等名篇★ 翻开本书,不一定能找回每个人失去了的时光,但能够获得一种全新的观看已逝世界的方式,获得和岁月角力的可能。他们在时间里迷了路,他们为失去了的世界哭泣。我和一个女人在梦中相爱,她凭着我们的暗语“蓝狗的眼睛”在现实中找我,可我每次醒来都会把梦境全部忘掉,我该如何找到那个在梦中爱我的女人?今天是星期天,雨也停了下来,所以我打算带上一束玫瑰去给自己上坟。可那个女人一直守在祭坛前面,二十年了,趁她出去找灯,我总算选准了几枝特别棒的玫瑰……

最近更新 2019-11-21

二手时间

作者 :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发表后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法国美第契散文奖(2013)、俄罗斯「大书奖」读者票选最佳文学作品(2014)、波兰卡普钦斯基报告文学奖(2015)本书是白俄罗斯著名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最新作品,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展现身处关键历史时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书讲述了苏联解体后,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间的痛苦的社会转型中,俄罗斯普通人的生活,为梦想破碎付出的代价。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苏联解体已逾二十年,俄罗斯人重新发现了世界,世界也重新认识了俄罗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的梦想已不再关乎梦想,不再像90年代他们的父辈,关心信仰。二十年来,人们看了崭新的俄罗斯,但她却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经梦想过的俄罗斯了。作者追溯了苏联和苏联解体之后的历史过程,让普通的小人物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身处历史的转折,以及人们如何追寻信仰、梦想,如何诉说秘密和恐惧,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俄罗斯”和“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无法适应急剧的现代化,为什么再近两百年之后,依然与欧洲相隔。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采访了生长于理想之下的俄罗斯人和今天的俄罗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苏联国家的普通人,呈现他们的生活细节,所感所想。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后苏联时代图景。“一部20世纪后半叶的微观俄国史,笔力直抵普京时代。”

最近更新 2022-06-17

静静的顿河

作者 :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南方色彩,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3/117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