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十字军的故事(下)

作者 : 盐野七生

中世纪的晚钟,文艺复兴的黎明。当人们试图一举解决各种难题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发动一场战争。很久以前,一支基督徒组成的军队从欧洲出发前往亚洲。他们的目标是心中的圣地耶路撒冷,同时以上帝的名义讨伐伊斯兰世界。这支以十字为标志聚集的军队一路向东,沿途攻城略地,屠杀异教徒,一将功成万骨枯。另一方面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诸国面对战火奋起反抗,捍卫家园。近200年的血与火浇灌了文明之花,抹不去的痛苦记忆留在历史中。当人心中唯一的正义只有上帝的期望时,发动一场战争便成为正义的了。而当上帝的意志退居其后,便只有“正义战争” 留存下来。如果人心里只希望留下“正义”,那么最后留存下来的,也就只有“正义”。而这最后一点,大概就是20 世纪以来风起云涌,到如今的21世纪依然横行于世的战争中,不论发起的一方也好,被动应战的一方也好,正义一方也好,非正义一方也好,给人类带来痛苦的根源吧。

最近更新 2023-01-14

罗得岛攻防记

作者 : 盐野七生

“地中海海战三部曲”是日本著名非虚构历史作家盐野七生的重要作品,讲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个异质文明,以地中海为战争舞台,为了信仰、土地和贸易控制权相互对抗、最终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走向的三场大战——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522年的罗得岛攻防战、1571年的勒班陀海战。这三场“划分天下之战”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是历史进程中的关键奇点,在血与火中欧洲基督教文明与中亚伊斯兰文明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从此,基督教势力日渐衰落,伊斯兰教文明逐渐掌控地中海世界,在历史舞台上开启霸主的征程。《罗得岛攻防战》为“地中海海战三部曲”第二部,讲述1522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攻圣约翰骑士团在地中海的据点、抗击异教徒的前沿阵地罗得岛的过程,记录了走向消亡的欧洲骑士阶级最后的荣光,面对土耳其大军,一个行将没落的宗教团体英勇奋战,在历史上留下壮美的一笔,虽败犹荣。

最近更新 2023-01-19

希腊人的故事3·新希望

作者 : 盐野七生

为什么古希腊人可以从0到1创造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古希腊人,为什么可以同生共死?被誉为文明基石的古希腊,为什么会突然崛起,又迅速衰落?余烬中的世界怎样获得新生?《希腊人的故事》是盐野七生的封笔之作,继《罗马人的故事》之后备受大众欢迎的历史作品系列。在这部《希腊人的故事》中,作者将我们带回那个人与神共处同一片天地的传奇时代,冷静透彻地将视角集中于多元文明如何共存,场景再现般地讲述在一次次改变世界格局的决策中,性格迥异的英雄们如何引领国家走向巅峰。从诞生到崛起,从崩溃到新生,在对诸多问题的层层剖析中,古希腊人面对的困惑成为我们今天可资借鉴的资源。《希腊人的故事3·新希望》讲述了:余烬中的世界如何获得新生?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城邦国家迅速衰落,内乱不断。公元前356年,马其顿王国诞生了一颗新星——亚历山大。统一希腊,荡平中亚、领有埃及、远伐印度……在如疾驰的旋风般横扫亚非欧大陆、以一己之力建立希腊化的世界之后,亚历山大大帝的生命之花骤然凋零。从马其顿到巴比伦,从尼罗河到印度河,亚历山大大帝步履不停地探险未知之地,在他短暂而炽热的32年里,留下了永恒的青春。

最近更新 2023-01-23

失落的约柜

作者 : 葛瑞姆·汉卡克

失落的约柜是圣经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对于信徒们来说,约柜里装有上帝亲手书写的十诚,隐藏着上帝与人类的终极链接。《圣经》里也多处记载了它的巨大威力:诸如夷平高山,摧毁军队,灭绝城市等等。然而,3000年前的某一天,约柜从所罗门圣殿里神秘地消失了,从此成为考古史最大的悬疑。为了寻找传说的约柜,著名考古记者、畅销书《上帝的指纹》的原作者葛瑞姆·汉卡克踏上了一段长达9年的探险之旅。无论是在博物馆搜寻蛛丝马迹,或者穿越烽火战地,还是在塔纳圣湖上探寻谜底,或者深入非洲荒漠考察古迹,作者一次又一次为探索者的坚强信念所支撑。在本书中,汉卡克呈现的大量证据是令人惊骇的:充满危险的旅程、幽魂般的圣湖之岛、迷雾笼罩的古老教堂、人迹罕至的犹太村落、不可思议的史前文明、拥有超凡法术的先知、忠诚的约柜护卫们、真伪莫辨的传说、藏在经卷里的密码、残缺不全的手稿、神秘的圣殿骑士……如此等等,构成了一部犹如侦探小说般奇妙的作品。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当作者最后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时,保证你会屏住呼吸!也许读过后,你会发现,这就是2006年最受期待的好书!

最近更新 2019-11-21

罗马帝国衰亡史02

作者 : 爱德华·吉本

本书为英国作家爱德华·吉本所著《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集。18世纪,启蒙时期代表人物、史学泰斗爱德华·吉本以毕生精力,创作出享誉世界200多年的不朽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自问世以来,《罗马帝国衰亡史》受到无数名家的极力推崇,包括哲学泰斗休谟、“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全球史奠基人麦克尼尔、科幻经典《银河帝国》的作者阿西莫夫等。二战时期知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更是经常在演说中引用书里的金句,其政治和战略思想也深受该书影响。《罗马帝国衰亡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角度,展现了罗马帝国1300多年由盛而衰、直至毁灭的全过程。博大雄伟的史观加上优美典雅的文字,使得西方人一谈及罗马帝国,必定会想到此书。此书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了解罗马帝国不可不读的至高经典。

最近更新 2020-04-03

十字军的故事(上)

作者 : 盐野七生

中世纪的晚钟,文艺复兴的黎明。当人们试图一举解决各种难题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发动一场战争。很久以前,一支基督徒组成的军队从欧洲出发前往亚洲。他们的目标是心中的圣地耶路撒冷,同时以上帝的名义讨伐伊斯兰世界。这支以十字为标志聚集的军队一路向东,沿途攻城略地,屠杀异教徒,一将功成万骨枯。另一方面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诸国面对战火奋起反抗,捍卫家园。近200年的血与火浇灌了文明之花,抹不去的痛苦记忆留在历史中。当人心中唯一的正义只有上帝的期望时,发动一场战争便成为正义的了。而当上帝的意志退居其后,便只有“正义战争” 留存下来。如果人心里只希望留下“正义”,那么最后留存下来的,也就只有“正义”。而这最后一点,大概就是20 世纪以来风起云涌,到如今的21世纪依然横行于世的战争中,不论发起的一方也好,被动应战的一方也好,正义一方也好,非正义一方也好,给人类带来痛苦的根源吧。

最近更新 2023-01-10

彗星年代·1918,世界重启时

作者 :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

★ 22个自由意志撞上时代宿命,捕捉世界重启时的希望与幻灭★ 从希望到绝望的彗星年代:世界从未如此充满希望,人类也从未这般迷茫★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齐荐,荣获英国《金融时报》2018年年度好书(评论员精选)★ 纪念一战结束百年回首之作:100年过去了,世界变得更好了吗?1918年11月11日,法国元帅费迪南·福煦和德意志代表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这一天,德国士兵鲁道夫·赫斯从前线赶回战败的祖国,美国军官哈里·杜鲁门正懒洋洋地享受着蓝莓蛋糕和胜利,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日记中抱怨安静的生活被庆祝所打破。所有人都背负不同的过去,面临相同的现实,迎向未知的未来:福煦在和平时期被人遗忘;埃茨贝格尔回国后遭遇刺杀;赫斯成为奥斯维辛集中营指挥官;杜鲁门退伍参政,以总统身份参与另一场世界大战;伍尔夫再也难寻内心的安静,直到投河自尽……全书包括了超过20位历史人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人物在1918年至1923年的不同遭遇和走向:胡志明、甘地、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阿拉伯的劳伦斯”原型)、乔治·格罗兹(德国讽刺画家)、阿诺德·勋伯格(著名作曲家)等等。通过整理书信、日记和相关报道,以人物私人视角来重新还原他们当时眼中的世界。借以蒙太的叙事手法,作者不仅向我们讲述了这些人在影响世界走向之前的故事,并且将他们的命运串联起来,表现了1918年至1923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1918这一年就如同彗星般炽焰燃烧又稍纵即逝,整个世界被撕裂成两半,人类处于激情和消沉、狂喜和毁灭之间。千万种可能性在前方招手,所有人将要为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开始奋斗,或挣扎。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以一种吸引读者跟随其后的写法,让人进入那难以置信的一年:1918年。通过绝佳的品味、对细节的敏锐和对庞大结构的掌握能力,他重新开启了那个时代,并让他的读者们在书中重新发现自己和20世纪。——菲利普·布罗姆,知名历史学家在不同的时光中,喧嚣的时间(狠狠地)盖下了它的印迹。舍恩普夫卢格引领读者经历了自己的命运,如此急切,历历在目,如同它刚刚发生一般。——西比勒·列维查洛芙,毕希纳得奖作家从每天送到英国《金融时报》办公室的麻袋中挑出一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在最近抵达的众多优秀作品中,我特别喜欢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的《彗星年代》。通过对一战直接后果的研究,舍恩普夫卢格给原本熟悉的故事提供了新鲜又多样的视角,提醒我们在大屠杀和混乱中曾诞生过一段乐观且充满希望的短暂时光。——弗雷德里克·斯图德曼,英国《金融时报》文学编辑

最近更新 2020-09-08

太平洋战争3·不宣而战

作者 : 青梅煮酒

“太平洋战争”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及败亡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披露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描写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本书系“太平洋战争”系列第三部《不宣而战》,主要讲述日本如何偷袭珍珠港、侵占香港、攻陷威克岛、横扫马来亚等内容。

最近更新 2022-09-25

神的代理人

作者 : 盐野七生

文艺复兴时代反映了两个相互冲突的图景:一方面,这是一片等级森严,强调秩序和宗教的土地;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堕入混乱与精神痛苦的世界。庇护二世、亚历山大六世、尤利乌斯二世和利奥十世四位教皇成了作者在本书中的样本。他们不仅是代表一切美好和最高善的神在人间的代言人,而且作为领袖人物,他们还是一名为自身和周边人争取利益的政治家,对权利和名誉有着强烈的欲望,。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慷慨与自私、和平与战争……世间一切的对立面以他们的生命为舞台,不断交战,日夜不休,照亮了文艺复兴时代通往未来的路。

最近更新 2023-01-07

十字军的故事(插图册)

作者 : 盐野七生 古斯塔夫·多雷

本书插图由法国版画家古斯塔夫·多雷所绘。中世纪的晚钟,文艺复兴的黎明。当人们试图一举解决各种难题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发动一场战争。很久以前,一支基督徒组成的军队从欧洲出发前往亚洲。他们的目标是心中的圣地耶路撒冷,同时以上帝的名义讨伐伊斯兰世界。这支以十字为标志聚集的军队一路向东,沿途攻城略地,屠杀异教徒,一将功成万骨枯。另一方面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诸国面对战火奋起反抗,捍卫家园。近200年的血与火浇灌了文明之花,抹不去的痛苦记忆留在历史中。当人心中唯一的正义只有上帝的期望时,发动一场战争便成为正义的了。而当上帝的意志退居其后,便只有“正义战争” 留存下来。如果人心里只希望留下“正义”,那么最后留存下来的,也就只有“正义”。而这最后一点,大概就是20 世纪以来风起云涌,到如今的21世纪依然横行于世的战争中,不论发起的一方也好,被动应战的一方也好,正义一方也好,非正义一方也好,给人类带来痛苦的根源吧。

最近更新 2023-01-14

罗马人的故事02·汉尼拔战记

作者 : 盐野七生

《罗马人的故事02·汉尼拔战记》以战争为题材,描述130年间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历史,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汉尼拔从西班牙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进攻意大利本土,历时16年的战争,双方八回合的交战,难分难解。最终西阿庇击败盖世名将汉尼拔。令人击掌称快的战争场面,胜利逆转的精彩情节,引人思索。战争人反映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什么知识优越的希腊人、军事力量强大的迦太基人最后会败给罗马人?

最近更新 2022-12-19

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

作者 : 盐野七生

盐野七生在这部著作中介绍了马基雅维利的一生,展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生活画卷。本书与作者的其他一些著作如《罗马人的故事》《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等在叙述上既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又独立成篇,在历史长河中撷取一叶,铺陈发华,读来引人入胜。本书可以说是通过马基雅维利的视线来看文艺复兴。第一部着力于介绍马基雅维利的生活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相关情况,交代时代背景;第二部重点介绍马基雅维利的职场生涯,包括主要经历、业绩、相关历史事件和遭遇;第三部着重介绍马基雅维利失意后的奋斗经历和著述生涯,介绍和评价了他的重要著作和成就。

最近更新 2023-01-03

罗马人的故事12·迷途帝国

作者 : 盐野七生

《罗马人的故事12·迷途帝国》介绍了三世纪的罗马皇帝,嗅不出雍容大度,也没有器宇轩昂的风采。出身良好的的皇帝看来高雅但文弱,草莽出身的皇帝却又满脸暴戾之气,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透露出三世纪的变局与危机。日耳曼民族势力强大,已不是当年偶尔南下劫掠的蛮族;东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更是虎视眈眈,不断窥伺刺探,甚至公然挑战。三世纪的皇帝无法留恋舒适繁荣的罗马皇宫,他们的责任在边界,在遥远的外族面前,他们在解决国内的社会问题和国外的外患侵扰中疲于奔命。这是个不再需要全人的时代,只要有军队、只要有功勋,人人都可能成为罗马的主人。军队凌驾元老院,决定了皇帝的人选,而三世纪皇帝就在军队拥立、不满、谋杀、再立新皇帝的恶性循环中不断更替,军事强人成为皇帝的唯一标准。在社会动乱不断、人心惶惶的不安气氛之下,基督教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人心,提供心灵的抚慰。虽遭到官方的压迫,但同时也成为一股新兴的社会力量。面对逐渐步入衰老的罗马帝国,基督教是否能成为一剂强心针?或是加速罗马的瓦解?巨大的变动考验罗马的韧性。

最近更新 2022-12-29

罗马人的故事08·危机与克服

作者 : 盐野七生

本书讲述了尼禄死后的故事,再也没有神君的血统可以继承庞大的罗马帝国。在纷乱的公元69年,军人掌握政权的动向,由军团推举三人先后称帝,日耳曼和犹太民族也趁机争取独立。内战的动荡和皇位的不确定,使罗马公民陷入疲乏,他们的热情不再,冷眼看待这即将崩解的世界。公元69-98年,这是一段塔西佗笔下充满苦恼与哀怨的时代。罗马帝国面临许多冲突-帝位的争夺、同袍兵刃相向、边民伺机而动,在这一连串的考验之下,罗马能否浴火重生?或是陷入混乱的分裂,告别昔日光辉?要想克服类似“制度疲劳”的这种危机,依靠健全的常识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才是最好的办法,罗马又一次迎来了符合时代要求的领导者。

最近更新 2022-12-25

罗马人的故事11·结局的开始

作者 : 盐野七生

告别了贤君的世纪,帝国的光环褪色了吗? 罗马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沉醉哲学的他肩负起庞大帝国的重担,责任感的鞭策,使他为罗马帝国鞠躬尽瘁。然而高尚的品德和绝佳的能力却无法力挽狂澜,心灵细腻真挚的皇帝不好杀戮,却因蛮族侵扰而陷入长期战事,心中的无奈可想而知。奥勒留燃烧心力延续了帝国的生命,虽赢得后世称道,夕阳的余晖却渐笼罩帝国。相较于贤能的父亲,其子似乎符合一切昏君的形象:不体下情、近视短利、猜疑心重、重用私人,甚至多部电影着墨于其继承的正当性,不相信贤明如奥勒留者,会将带领罗马帝国的重任交付给能力不足的亲生儿子。随着儿子被暗杀,罗马帝国更陷入危机,长期的军事紧张使军人掌握强大的力量,严守边境的军事领袖成为皇位角逐者,同胞相残彷佛一世纪末的重演。最后军人柏提那克斯夺得最后的胜利,军人皇帝异于以往的强硬手腕,也代表着罗马帝国将走上不同的道路,帝国内外势必面临更严酷的考验,罗马似乎已在道路的尽头。

最近更新 2022-12-28

奠基者·独立战争那一代

作者 : 约瑟夫·J·埃利斯

在这本标志性的历史著作中,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美国的斯芬克斯》作者展现了一群天赋异禀但同样拥有深刻缺点的人——汉密尔顿、伯尔、杰斐逊、富兰克林、华盛顿、亚当斯和麦迪逊——是如何应对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从而为美国确立了前进道路。美国在1790年是非常脆弱的。在随后十年中,建国之父们——在这本著作中被重新审视——将他们在 《独立宣言》中的理念和宪法条文结合起来,创造了美国政府的实际运作机制。通过剖析六个令人着迷的故事——汉密尔顿和伯尔的决斗、华盛顿的告别演说、亚当斯政府和亚当斯夫妇的政治伙伴关系、有关建都地点的争论、富兰克林试图让国会处理奴隶问题,以及杰斐逊和亚当斯夫妇之间的通信往来——《奠基者》让美国历史中最重要十年中的核心问题和人物,生动地在我们面前再现。生动而富有启发性……让读者对美国建国阶段有了深刻的了解……一部一针见血的、富有洞察力的著作。

最近更新 2022-07-27

尾页

输入页数

(第6/7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