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体

邓小平传

作者 : 理查德·伊文思

在书中,作者按时间顺序分十五章,叙述了1904-1993年邓小平的主要历史活动,展示了一位农民的儿子到国家领导人到光荣退休的革命历程。

最近更新 2019-11-21

风雨独立路

作者 : 李光耀

李光耀纪事年表1923年9月16日在新加坡甘榜爪哇路92号住宅出生。1936―1939年1940―1942年 在莱佛士书院和莱佛士学院求学。1946―1950年 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并在伦敦获得执业律师资格。1950年9月 同柯玉芝小姐结婚。1954年11月 人民行动党正式成立,当选秘书长。1959年6月5日 人民行动党执政。宣誓就任新加坡自治邦首任总理,时年35岁。1965年8月9日 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1990年11月28日 吴作栋接任总理。继续留在内阁,担 任内阁资政。自1959年6月起,担任总理长达31年又5个月。1998年 续任内阁资政至今。

最近更新 2019-11-21

文学江湖:回忆录四部曲之四

作者 : 王鼎钧

《文学江湖:回忆录四部曲之四》作者是王鼎钧。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四部。从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去台湾,到1978年移民美国,作者用三个十年,从个人的视角感受和记录了台湾的大历史和一己的小悲欢。作者亲历的文学江湖是台湾风云变幻三十年的缩影:从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惊慌,再到冷战时期的心理疲惫,及台湾经济起飞我写回忆录不是写我自己,我是借着自己写出当年的能见度,我的写法是以自己为圆心,延伸半径,画一圆周,人在江湖,时移势易,一个圆画完,接着再画一个,全部回忆录是用许多圆串成的。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四部,描述了1950-1970年代在台湾由文学、政治和特务交织组构的奇妙江湖。作者的独特经历,使他可以在局内观察理解当年文艺政策执行者的真实关怀与具体困扰,也可以从局外洞悉各方势力交错产生的矛盾紧张,使得这段诡异却现实的文艺历史,在书中明白彰显。作者所亲历的这个文学江湖同时也是台湾风云变幻三十年的缩影:从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惊慌,再到冷战时期的心理疲惫,及台湾经济起飞、反攻大陆的宏愿成为笑柄之时无奈地选择落地生根

最近更新 2020-04-14

胡适口述自传

作者 : 唐德刚

《胡适口述自传》作者是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介于自传和他传之间,是了解胡适其人其学的最好入门书。20世纪50年代,胡适应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之请,受唐德刚采访,以英文口述生平,于1958年完成十六次正式录音。本书即是由唐德刚根据录音,对照参考、综合译出,并于1959年经胡适手订而成。这也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傲人的口述史传工程。在这里,胡适回顾了自己一生学术研究的历程,从投身文学革命、到审视中国哲学史,重新发现禅宗的历史,再到批判性地研究白话小说,忆及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主要思想,是一本包罗了胡适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书。唐德刚将胡适的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一方面,胡适口述中出现的一些记忆误差、难言之隐透过唐注得到复原;另一方面,唐注又拓展和深化了口述的内容和观点,针对正文所提出的问题也阐发了自己对胡适本人及相关人物、事件的评论,使读者得以更清晰地理解胡适和他所在的时代。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1970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本书: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最近更新 2020-04-14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作者 : 伊莎朵拉·邓肯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作者是伊莎朵拉·邓肯。她勇于摒弃古典芭蕾,创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门类;她勇于藐视婚姻,向传统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勇于承受磨难,亲生孩子离她而去也没能击垮她;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要求绝对自由的精灵。邓肯所承载的文化矛盾与内心的情感纠葛,非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她是如何将苦难转变为幸福的驱动力,使苦难变成创作的源泉。《世界名人传记文库:伊莎朵拉邓肯自传(全新插图本)》就是这位艺术家的自传作品。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多灾多难的生活中抗争坎坷命运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令人震撼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部艰辛而多姿多彩的奋斗史。

最近更新 2020-04-14

地狱里的温柔

作者 : 林和生

许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格里高尔以及小说作者对人类之爱的无限渴望。我认定作者是一位深怀温柔之心的人。后来,近十年前,我在《超越此岸的存在》一文中还专门谈到,虽然卡夫卡的世界是地狱一般黑暗,但人们从他那里感受到的,最终还是至深的人类之爱。后来我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与卡夫卡自己的看法十分一致。他在某处写道:没有人能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 卡夫卡,这位二十世纪上半叶无名的骑士爱情歌手,他的歌正是来自地狱的天使的歌,是骨子里温柔的歌。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层面需要指出:其一,要把卡夫卡那令人不寒而栗的地狱之歌感受为温柔的天使之歌,显然需要一种特别的接受美学。关于这一层面,我不打算多作讨论,因为它太复杂;或者,毋宁说,它是一个美学问题,无法通过讨论来解决;我只是认定卡夫卡之歌是彻骨地温柔,并名而正之。 其二,当我们感受和领悟卡夫卡天使般的温柔之歌时,不要忘记了它来自地狱的最深处。关于这第二点请允许我略作表达。 就卡夫卡而言,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复杂。那或许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阴森可怖的地下室;或许是令他恐惧和颤栗的父亲(包括他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温暖的家庭);或许是他(以及我们)身外这个充满欲望和缺憾的物质时代;或许是他自己那空虚得宛如子虚乌有、却又充足和复杂得随时可能爆炸的内心世界;……而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几者兼而有之。对于我来说,探讨卡夫卡之地狱及其最深处的含义十分重要,因为我认为,只有深知卡夫卡的地狱之叵测和黑暗,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和领悟他那爱与生命之歌的温柔。

最近更新 2019-11-21

民国总理段祺瑞

作者 : 关河五十州

民国初年,作为继清朝灭亡后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时代,这一时期有着新旧秩序变更的动荡和混乱,但也是中国思想解放、踏入国际社会的开端,更是中华民族资本积累的黄金时期。而有“北洋之虎”之誉的段祺瑞,也是这一时期主导中国政坛的弄潮人物。他曾助袁世凯练北洋新军,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在革命者眼中,他是反动的军阀,但他于国家却有“三造共和”的功劳;虽出身行伍,却极为尊师重道;他于各派军阀间纵横捭阖、争权夺利,却又为政清正廉洁,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总理”;他极重民族气节,即使在下野落寞之中,仍拒绝日本人以权势拉拢收买。本书生动地记述了段祺瑞传奇跌宕军政生涯,如实还原了民国初年动荡而吊诡的历史风云,对于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势力的角逐合纵也给予了颇为精彩的评说。对于段祺瑞,这位在旧道德熏陶下的军政界的精英人物,在新的秩序调整与时代大变局下,他的人性展现、他的作为与取舍、眼界与局限,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最近更新 2019-11-21

曾国藩3:黑雨

作者 : 唐浩明

《曾国藩3:黑雨》作者是唐浩明。详细介绍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深刻透辟地分析了曾国藩政治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同时,历史地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最近更新 2020-04-14

张之洞

作者 : 唐浩明

张之洞比曾国藩稍后,是近代鼓吹洋务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也是北洋军阀的大帅之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就是他提出来的,直至今日仍不时被人们提起,从总体国策来看,这个口号也仍旧是被一再探讨而未有结论。写历史小说,要能概括出某一时代的精神,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这些都是文武全才,能破坏又能建设、诗酒风流、端穆沉藉的大人物。他们处在一个风云变色的年代,处理军国大事,并与中外一流人才打交道,“立德、立功、立言”,简直无所不能。奇怪的是,往往在血与火的大时代,历史才会集中这样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

最近更新 2019-11-21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公务员版

作者 : 张宏杰

曾国藩,是中国官场史上堪称奇迹的人物,出身农家,却九年内连升十级,三十七岁便官至二品。从愤青到成为帝国重臣、屡败屡战到打垮太平天国、功高盖主却全身而退……“为官当学曾国藩。”《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公务员版》不仅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也独家揭秘了他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以及驰骋官场、屹立不倒的大谋略。

最近更新 2019-11-21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

作者 : 李宗陶

《那些说不出的慌张》作者是李宗陶。本集收录文化记者李宗陶写于2008-2014年的17篇人物特稿和访谈,受访者涵括作家、画家、学者、导演、艺人等,其中不乏文化界重要人物。宗陶以她的专业、认真和沉着,细心体贴每一位受访对象,为他们,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景观,留下一帧帧传神的剪影。写不同的人物而兼及故实,要能有料、有趣,又做到所谓客观,并介入适度而隐然的评议,其实很难。而每写一人,每成一稿,显然宗陶就掉进去,手眼所及,之细腻,之会心,恨不得钻进那人的肚里,直如孙悟空。陈丹青锲而不舍的劲头,灵动漂亮的文笔,踏实沉静的风格我们已看出宗陶的后劲其实更足。她能活到老,写到老。姜文

最近更新 2020-04-14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作者 :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作者是奥尔罕·帕慕克。《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写的既是一部个人的历史,更是这座城市的忧伤。对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布尔一直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这个城市特有的呼愁,早已渗入少年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之中。如今作为作家的帕慕克,以其独特的历史感与善于描写的杰出天分,重访家族秘史,发掘旧地往事的脉络,拼贴出当代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生活。跟随他的成长记忆,我们可以目睹他个人失落的美好时光,认识传统和现代并存的城市历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感伤。

最近更新 2020-04-14

斯大林传(斯大林伪造历史)

作者 : [苏]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斯大林传(斯大林伪造历史)》作者是[苏]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你们寄给我一份打印着详细问题的单子,要我答复关于我参加十月革命的情况。我怀疑我是否还能对于各种(包括我自己写作的)文件、讲演和书中已经谈到的情况增加很多的内容。但是请允许我向你们提一个问题:正当全部官僚机器你们的和别人的一起,忙于隐瞒、销毁、或者至少是歪曲有关我参加十月革命的每一点史料的时候,还问我关于我参加十月革命的问题有什么意思呢?有几百个同志曾经一再问我:对于为反对我而毫无顾忌地伪造十月革命和我们党的历史这种情况,我为什么保持沉默。我当然不想在这里说清所有这些伪造问题。那需要写好几本书。不过为了回答你们的问题,我要举出几十个这种有意识地和恶意地歪曲历史的例子;歪曲历史的活动现在正在大规模地进行,它得到了各种官方机构的当权者的支持,甚至已经扩及教科书方面。

最近更新 2020-04-14

顾颉刚自传

作者 : 顾颉刚

《顾颉刚自传》作者是顾颉刚。史学家顾颉刚亲笔撰写的唯一一部激情四溢又理智反省的完整自传。顾颉刚出身于江南第一读书人家,纵有一腔才情,却一生背时,历尽磨难,终开创学术新纪元,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界的领袖。这个人那点事,其震撼力、感染力、启迪力、影响力,已到了让大众知道的时候啦!

最近更新 2020-04-14

当呼吸化为空气

作者 : 保罗·卡拉尼什

《当呼吸化为空气》作者是保罗·卡拉尼什。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保罗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获得了全球读者关注。本书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最近更新 2020-04-14

特斯拉自传·被遗忘的科学巨匠

作者 : 尼古拉·特斯拉

发明,是一种信仰;发明,是一种生活方式。今天,我们熟知爱迪生,我们熟知达·芬奇,我们又有谁知道他——一位几乎被世界遗忘的科学巨匠,一位唯一能与达·芬奇齐名的天才——特斯拉·天赋异禀的科学巨匠尼古拉·特斯拉一生成就非凡,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却深藏功与名:曾十一次被授予诺贝尔奖,九次让贤,二次拒领。直至今日,他的一系列发明仍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改变着人们对当下世界的认知。《特斯拉自传·被遗忘的科学巨匠》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最大劲敌背后的真相。《特斯拉自传·被遗忘的科学巨匠》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天才的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除了拥有惊人的想象力和能感知一些常人难见到的奇特景象外,各种疾病和灾难也常缠绕着这位科学巨匠。但每一次,他都凭借坚定的毅力与过人的智慧克服困难、绝境逢生,并因此变得越来越强大。为了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本书内容,同时对特斯拉和他的发明有更多的认知,译者在翻译本书前精心搜集了大量的关于作者的资料与信息,并为本书配了不少插图,希望以此能加深人们对这位科学巨匠的认知,并让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够纪念他和他的伟大发明。

最近更新 2020-12-0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5/30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