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作者 : 佚名
王宝钏与薛平贵困守寒窑,苦度光阴。一日,平贵降服红鬃烈马,唐王大喜,封其为后军督府。西凉作乱,平贵阳市为先行。平贵与宝钏告别,出征西凉,阵前获胜,不料被魏虎设计陷入敌营。西凉王爱才,反以代战公主许之。至西凉王死,平贵乃继位为王。时隔18载,平贵返长安,于武家坡前巧遇宝钏,平贵匿名并藉问路为由以试宝钏,宝钏斥责平贵无礼,逃回寒窑,平贵追至,并告以实情,夫妻相认。唐王晏驾,王允篡位,欲杀平贵。平贵得代战公主之助,攻破长安,自立为帝。金殿之上,平贵赐苏龙加官晋级,斩魏虎,并纳宝钏苦谏得赦免王允,后赐封宝钏、代战、王母及王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毛泽东
本册工具书共收录63条词条。毛泽东一生热爱古典文学,其创作的旧体诗词想象飞动、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政治内涵,既是其政治理想的体现,又是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历程的重现。《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水调歌头·游泳》等诗词曾风靡一时,被广为传颂。本书收录毛泽东创作的63首古体诗词,以创作时间先后为序。每篇诗词都注明创作时间,对发表情况也做了简单介绍。诗词创作的背景、运用的典故、人名地名史实等则详加注释。钟振振、周啸天、赵逵夫等精心撰写鉴赏文章。本书编选附录三种,即《毛泽东论诗信札》、《毛泽东诗论选》、《诗词常识》,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鉴赏毛泽东诗词。
最近更新 2020-12-01
作者 :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于不写诗的荒谬。——辛波斯卡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斯卡,是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她的诗别具一格,常从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简单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思想,以小隐喻开启广大想象空间,寓严肃于幽默、机智。她是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大的读者。2012年平装本出版,《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诗选》便成为国内读者的至爱诗集,相继入选了“新浪中国”“深圳读书月”等年度十大好书,畅销一时。这本书的出版间接推动了国内诗集出版的热潮。此次《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诗选》精装版,译者陈黎夫妇根据波兰原文,对内文做了全新修订,还新增了《纪念》《火车站》《复活者走动了》《悲哀的计算》《不会发生两次》五首译作,总共八十首。内文全彩印刷,并收录了10幅精美插画。
最近更新 2020-07-27
作者 : 廖一梅
【恋爱的犀牛】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讲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为了她作了一个人能所作的一切,剧中的主角马路是别人眼中的偏执狂,如他朋友所说过分夸大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之间的差别,在人人都都懂得明智选择的今天,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实属异类。所谓明智,便是不去作不可能、不合逻辑和吃力不讨好的事。在有着无数可能、无数途径、无数选择的现代社会,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都能在情感和实利之间找到一个明智的平衡支点,避免落到一个自己痛苦,别人耻笑的境地。这是马路所不会的,也是我所不喜欢的。不单感情,所有的事也是如此。没有偏执就没有新的创举,就没有新的境界,就没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新的开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方成培
《雷峰塔》为中国清代传奇作品。今存两部,一为黄图珌撰,一为方成培撰。据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辑录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改编 ,使早在民间流传的白娘子故事最后定型。《雷峰塔》传奇增加了《端阳》《求草》《水斗》《断桥》《合钵》诸出,奠定了全剧的悲剧冲突基础。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汤显祖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舞台上常演的有《闹学》、《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等几折。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巴勃罗·聂鲁达
巴勃罗·聂鲁达(Pablo Neruda 1904~1973)智利诗人。原名内夫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生于铁路工人家庭。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法语专业毕业。曾任驻外大使。1945年当选国会议员,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1946年后被迫流亡国外。1952年回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聂鲁达的诗作继承了智利民族诗歌的传统,又借鉴了西班牙民族诗歌的特色。并受到了波特莱尔、韩波等法国现代派诗人的影响,甚而追求惠特曼的自由诗形式。他的早期诗作,如诗集《霞光》(1923)、《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924)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后,运用隐喻象征手法创作的诗集《地球上的居所》(1933)又带有孤独痛苦情绪。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开始后,他的诗作进入明快、进步而多产的第三创作阶段。著名长诗《西班牙在我心中》(1937)讴歌西班牙人民和国际纵队的英勇战斗,谴责法西斯匪徒的非人暴行,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反法西斯前线广泛流传。收入1950年出版的《诗歌总集》中的组诗《伐木者醒来吧》(1948),以奔放豪迈的笔触赞美被压迫被奴役民族和人民的反抗斗争,通篇用无韵的自由诗体和排比句法激起读者感情上的起伏,成为拉丁美洲文学史上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诗歌杰作。其著名作品还有诗集《葡萄和风》(1954)、《逃亡者》、《英雄事业的赞歌》等,对拉丁美洲的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聂鲁达于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安意如
诗经,是一部古老而珍重的书,中国诗歌的源头。名头之高妇孺皆知,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诗经一共有305篇,作者在《思无邪》中选择了40余篇进行解读,以国风为主,纵横深入地还原了诗经本来的面目。它大气而活泼的,沿袭前两本书的清新自在,然而在表达的深度和力度上都有新的突破。不希望它沦落成一般的诗词解读,也不想它过于艰深,成为散发着腐朽学究气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诗经的解读中国古典诗词做了溯源。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阿尔图尔·兰波
让·尼古拉·阿尔图尔·兰波,或译亚瑟·兰波、阿尔蒂尔·兰波,林包德(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歌德
歌德的《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在第一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天堂序曲”,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浮士德》不是读一两篇就能透彻理解的。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外,更有形式上的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因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体裁几乎采用了每一种已知的西方格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一出著名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凯普莱特和蒙太古是一座城市的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有宿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有个儿子叫罗密欧,品行端方,是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小伙子。有一天,他听说自己喜欢的一个女孩要去凯普莱特家赴宴,为了见一眼这位女孩,他和自己的朋友戴上面具,混进了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场。可是,在这次宴会上,他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这天晚上,朱丽叶是宴会的主角,她美若天仙。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可是,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真相大白之后,罗密欧仍然不能摆脱自己对朱丽叶的爱慕。他翻墙进了凯普莱特的果园,正好听见了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唤罗密欧的声音。显然,双方是一见钟情。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代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要求,觉得如果能成也能化解两家的矛盾。罗密欧通过朱丽叶的奶娘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了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虽然不愿决斗,但他的朋友觉得罗密欧没面子,就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借机杀死。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杀死了提伯尔特。城市的统治者决定驱逐罗密欧,下令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很伤心,她非常爱罗密欧。罗密欧不愿离开,经过神父的劝说他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他偷偷爬进了朱丽叶的卧室,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一亮,罗密欧就不得不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一离开,出生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就来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朱丽叶下星期四就结婚。朱丽叶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去后就像死了一样,但四十二小时后就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叫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墓穴,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的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儿女失去,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铸了一座金像。本剧在各个年代都颇为流行,并与《哈姆莱特》一道成为最常上演的莎剧……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徐志摩
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勃兴,人才辈出,在小说方面,自然奉鲁迅先生为圭臬;在散文方面,周作人堪称一代大师;在新诗主面,就不能不提到徐志摩了。徐志摩即便不能执新诗坛牛耳,至少也是屈指可数的杰出代表之一。说徐志摩代表了一种精神,一种个人的独立自主、不受羁绊的精神,应该是颇为恰切的,正如他自己所宣告的:我自信我也有我与人不同的地方。我不曾投降这个世界,我不受它的拘束。这种自觉、深刻而严重的与从不同,不投降,不拘束,不仅表现在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上,对爱情和婚姻的追求上,更表现在他的诗歌和散文创作上。徐志摩成功的创作,如《再别康桥》,如《偶然》,如《沙扬娜拉》,如《海韵》……,无疑是形式、音律和境界所定位的新诗杰作,故广为传诵,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徐志摩新诗展示自我的独特风格和情致是十分迷人的。本书收入了徐志摩各个不同时期创作的代表诗作多首。有:《草上的露珠儿》、《明星与夜蛾》、《望月》、《他眼里有你》等等,内容精彩,格调高雅,尽现大诗人徐志摩的诗歌精华,从中读者可以对徐志摩的诗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