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返回

搜索 繁體

爱与痛的边缘

作者 : 郭敬明

郭敬明的成长日记

最近更新 2019-11-21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 : 三毛

读这本书的人,一定要有爱心,一颗懂感恩的心。翻开书的每一页,去体会三毛的爱与泪,去学会珍惜自己身边的人。

最近更新 2019-11-21

傅雷家书

作者 : 傅敏

为了纪念父亲诞辰九十五周年,母亲诞辰九十周年,《傅雷全集》、《傅雷译文全集》和《傅雷著作全集》即将面世;在整理文稿的过程中,重编了《傅雷家书》,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同时出版。原三联版《傅雷家书》的编排是以日期为准,然而不少书信很长,往往是数日陆续写就;现在书信的编排以邮寄日期为准。这样,选编了家信二百通:父亲信一百六十一通,母亲信三十九通。中文信分别为一百三十八通和三十八通,其余为英法文信,由香港中文大学金圣华教授翻译。与原三联版《傅雷家书》比较,除了调整和改正误植之处外,新增家信三十四通:父亲信十一通,母亲信二十三通。补充内容的信六十五通:父亲信五十六通,母亲信九通。并以残存的六通哥哥家信为前言,楼适夷先生文章为代跋。全书文中注释为编者所加;方括号内的注解,为全圣华教授或编者的译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

作者 : 费孝通

《人间,是温暖的驿站:费孝通人物随笔》是费孝通先生的一本人物散文随笔集结,记录了费孝通先生身边众多的人物和国外历史名人,展现了一代人的风采、信仰和精神,而他们身上的那种精神弥足珍贵,正是当今社会逐渐缺失的,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思索。

最近更新 2019-11-21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作者 : 毕淑敏

这是一本散文集,属“毕淑敏散文全集·七色暖心系列”中的一本,以“心灵疗愈”为主题,围绕“走出困境,重建自我”这个核心概念,收集了毕淑敏女士各个不同时期的散文名篇约66篇。其中不乏《我很重要》《精神的三间小屋》等名篇。在这些美文中,作者以朴实生动的文字,严谨扎实的心理学知识背景,分析了现代人主要的精神困境——在各种“关系”,尤其是与自我的关系中的各种迷失。正如作者所言:世界上所有的抑郁症,都是在关系上出了问题。毕淑敏被王蒙称为“文学的白衣天使”,以精细、平实的文风和春风化雨般的济世情怀著称,多年来一直深受读者喜爱。

最近更新 2020-04-15

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

作者 : 余世存

以类似《世说新语》的体裁,以1840一1999年间中国的历史片断为内涵,记录了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晚清权臣,以孙中山、黄兴、袁世凯为代表的辛亥豪雄,以毛泽东、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共领袖,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文化精英,以钱锺书、陈寅恪为代表的学术大师等,以李敖、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坛斗士,等等。分为:史景、政事、文林、武运、革命、问世、人论、英风、狂狷、等共三十二编,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的趣闻轶事和精彩话语。百余年言论史的变迁,是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绝佳注脚。余世存先生五年磨一剑,梳理数百部图书典籍,精心遴选出这一非常时期的非常话语,深刻披露了近现代中国大变局下的种种探索及其成败、反复和困惑。

最近更新 2019-11-21

梭罗日记

作者 : 亨利·大卫·梭罗

世事奇妙难解,最奇妙难解的,莫过于写日记了。它无法预料,它的好不见得好,它的坏未必就坏。假如我使出浑身解数,把内心的奇珍异宝加以曝光,我的柜台似乎堆满了难以入目的家庭琐细。可是,经年累月,这堆杂乱无章的琐细,会有新的价值:从中我也许会发现印度的财富,陆地上运来的中国珍品;或许,看上去干瘪的苹果或番瓜,竟然是一串串巴西钻石,或科罗蒙代尔珍珠。

最近更新 2019-11-21

食相报告

作者 : 沈宏非

本书主要内容讲有:我们是害虫、比粽子还冤、食有食相、黄瓜记、吃自己、带回家喂狗、娱乐串串烧、原来真的有扬州炒饭、你现在有几个嘴、食以解忧、审判臭豆腐、侠好不好吃、你看你看月亮的饼、皮壳、像甲鱼一样疯狂、虾之大者、寻羊、吃豆腐、三陪、悲情大萝卜、肉香蕉、花吃、我怕点莱不吃、马尿、你干杯,我随意、考土豆、粥饭和、话火锅、我们爱这条例、吃河豚、鸡鸡复鸡鸡、拉灯谈吃、小心肝、饥之甚为饿、凤爪你个虾饺、中国杂碎等等。

最近更新 2019-11-21

蔡澜的小世界,大味道

作者 : 蔡澜

本书收录了蔡澜近60篇文章,分“小世界”和“大味道”两部分。前半部分文章大多是蔡澜描述家乡的人与事,包括童年回忆、亲情温馨琐事、与倪匡、张小娴好友趣事等,读来有趣。后半部分则是蔡澜对家乡美食,包括海南鸡饭、蒸鲳鱼、炒粿条、潮州糜等美食和酒楼、餐馆,以及一些老字号的佳肴的品鉴。蔡澜所有的故事,好看的是人。他所有的回忆,难忘的是家乡。那是他所生所长所爱的地方,乡关何处,梦里家山,不思量,自难忘。

最近更新 2019-11-21

偶得日记:孕妈妈开心辞典

作者 : 六六

《偶得日记》是继六六第一部散文集《温柔啊温柔》、《仙蒂瑞拉的主妇生涯》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全书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记叙了她颇不平静的孕期生活及对儿子的早期教育,记录了她最真实的生活、最真切的感受。六六说:我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是一名喜爱幼儿的教师,最终,我才不得不承认,好吧,我是靠文字吃饭的作家。我对写作,就好像我对婚姻一样心猿意马,且走且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仙蒂瑞拉的主妇生涯

作者 : 六六

本书是作家六六的生活随笔集,文字活泼风趣,将日常生活之中的细节富于了戏剧性的表现,处处都给大家以喜悦快乐的阅读体验,难怪有网友对其文字如此评价,跳脱之扬、新鲜灵动,轻松幽默,活泼可亲,散发着生活的智慧和纯真。六六情感大作,作者幽默表述自我生活。喜欢六六的朋友,想锻炼一下自己脸部、腮部肌肉的朋友,想体会小肚子笑得发酸的朋友,想把眼泪笑出来的朋友,不妨读一下六六的《仙蒂瑞拉的主妇生涯》跳脱飞扬,清丽细腻,智慧幽默,新鲜灵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一年之痒

作者 : 张鸣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本集是作者的博文、随笔、杂文精选集。作者说他最初开博客,只是想拿那里当文字仓库,以防万一电脑出事,可以把文字恢复。后来发现博客是个好东西,每天不仅有人看,而且还有互动交流。每日浏览量日见其多,就像开办了一个杂志。在这里,可以说一点实话,说一点自己想说的话。

最近更新 2019-11-21

中国人,你缺了什么

作者 : 梁晓声

本书收录梁晓声先生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思想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平民立场和人文情怀。其中《当“交管”撞上“人文” 》等新作是首次结集出版。梁晓声的思想随笔质朴,淡泊,犀利,是2013年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本书特色】☆ 二十年思考结晶,超值收藏:著名作家梁晓声思想随笔精选,收录1993到2013年二十年间随笔43篇,追问中国,思考社会。☆文学界“异数”,大人文情怀:梁晓声是文学界的“异数”,他的文字兼具作家、思想者、民生问题观察员三个维度,质朴,淡泊,犀利!梁晓声是中国少数敢说真话的作家之一;作为政协委员,他为百姓疾苦拍过桌子。他以悲悯的情怀、敏锐的目光直面中国社会问题,为平民代言,思考国家责任,呼唤社会良知,让读者看清社会真相!☆ 附赠精致纪念书签:最深刻、纯粹的思想随笔,随书赠送精致纪念书签一枚,精彩不容错过!【评论推荐】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作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 龙应台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我们改变得太多太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评论家、文化学者 张颐武教授鲁迅、巴金和沈从文等作家继承的都是契诃夫的传统,而梁晓声是个例外,梁晓声继承的是高尔基的传统。——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教授他的写作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始终禀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始终高扬着人文主义的旗帜,他从不因为所谓纯文学的原因而放弃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他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者。——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 吴义勤教授作家分两类:一类服务于社会,一类服务于心灵。而用心灵发展出的智识,又反哺于社会,或从社会发展出的智识,透浸于心灵,则是作家应物的本事。梁晓声有他那一代的作家的显著特点,既勤奋又悲悯,在社会与心灵的总作用下,替我们发声,这是尤为要致以敬谢的,我为其常识与智识所感动。——《新周刊》主笔 胡赳赳生活中的梁晓声或许是个乡愿,低调、充满温情,但在争取公权力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梁晓声是个斗士,声色俱厉、直言上书。——《南方人物周刊》如果一个民族完全陷于理想主义的狂热当中,那实在是太天真了,但是如果在一个民族当中,完全找不到理想主义的痕迹,那又实在是太堕落了,所以我想在今天我们这样一个商业社会当中,我们身边还会有像梁晓声先生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应该是我们所有年轻人的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凤凰卫视• 世纪大讲堂》我深为梁晓声的骨气和血性而感染……在为梁晓声不泯灭的良心叫好的同时,也不由使我为之一震:原来中国有血性的好人还没死绝!!——经济学家 巴俊宇喜欢梁晓声的思考,很深刻。从他的角度解读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很多思想给人启发。——普通读者 好运08

最近更新 2019-11-21

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1964-1980)

作者 : 苏珊·桑塔格 戴维·里夫

本书为桑塔格日记第二卷,时间跨度从1964至1980年.。如果说第一卷《重生》是以描述主人公成长过程为主题的教育小说,第二卷则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成功的成年时期的小说。31岁到47岁,桑塔格在不同世界(物质的,心灵的)之间来回穿梭,充满了极度的举棋不定和思想的种种矛盾。越南之行、反战斗士、乳癌化疗、中国旅行计划,以及《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等传世之作的孕育而生,这一时期这一系列的鲜明标签,伴随着她内心情感的激荡风云、政治和道德的觉醒,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评论家和思想家。

最近更新 2020-05-29

中国之旅

作者 : 余秋雨

15年前,余秋雨先生因困惑于书斋著述与实际发生的文化现象严重脱节而走出书房。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踏足亚欧大陆,叩访两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发祥地以及众多欧洲国家。在行走中洞察,在触摸中感悟,在跨越中思索,在烛照中叙述……从而交织形成了一系列以独特人文情怀,导游人类文明大空间大历史的睿智而优美的文字,由此开了文化大散文之先河。

最近更新 2019-11-21

我的人生感悟

作者 : 季羡林

《我的人生感悟》内容侧重于人生二字,以指导当今青年一代树立崇高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美好的人生理想。全书以修身、治学、寄情、旷达为题,将季老对人生的感悟、理解与智慧箴言集于一书,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到学者的探究思索、长者的淡薄磊落、智者的睿智明悟,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热情与追求、甜蜜与苦涩、遗憾与困惑、诚实与坦荡。在这本书中始终贯穿着季老对世事人生的深情。这些文人散文无论是回忆往事、记述师友,还是写物抒情、感时言志,篇篇都洋溢着至深的真情,字字都流露出推敲的匠心,因此感人肺腑。

最近更新 2019-11-21

尾页

输入页数

(第4/44页)当前16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