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卡尔·麦
《银湖宝藏》作者是卡尔·麦。从外表看,这艘轮船同在德国河流中常见到的轮船很不相同。下部结构,仿佛是一艘大而低矮的艇。由于北美江河上有许多浅滩,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一些事故。小艇上面,仿佛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甲板底下,安装着锅炉和汽轮机,堆放着煤和货物。全体船员以及那些想要尽量省钱、少支付旅费的乘客,也在这儿栖身。第一、二层甲板上是付钱较多的旅客的客房以及餐室和吸烟室等。最上面是供旅客晒太阳的甲板。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戴安娜·韦恩·琼斯
“早在《哈利·波特》之前,琼斯就已经诠释了什么叫青少年幻想小说的经典。”——《每日电讯报》“幽默、魔法和浪漫的美妙结合。”——《出版商周刊》“机智、欢快的幻想文学。”——美国图书馆协会书目(星级评论)宫崎骏杰作《哈尔的移动城堡》小说原著英国幻想文学大师戴安娜·韦恩·琼斯杰作索菲是三姐妹中的老大,命运待她并不好。除非她离家寻找自己的命运,否则注定悲剧性地失败。可当索菲无意间惹怒了荒地女巫后,她发现自己被施了一个可怕的咒语,变成了一个老太婆。破除咒语唯一的希望就在山 上永动的移动城堡:哈尔巫师的城堡。为了破解妖术,索菲必须应付没心没肺的哈尔,和火魔达成契约,直面荒地女巫。一路走来,她重新认识了哈尔——和她自己。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约翰·史崔勒基
◆长销畅销16年,历久弥新的心理自助经典。◆连续4年盘踞德国亚马逊年度畅销总榜。◆被翻译成39种语言,40多国热卖,57所美国高校指定研讨读物,平均每49秒卖出一本。◆简单的语言和故事,带你面对人生大问题。◆别光整理 屋子了,来重新整理人生吧!·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几段迷茫的时期。如果你曾经历,还记得是怎样度过的吗?如果你正在经历,那么欢迎你来到 “为什么咖啡馆”。·这里没有关于人生的万能解答但却有金钱绝对买不到的东西,·这里不卖答案有心人却总能找到它。
最近更新 2022-09-12
作者 : 阿利桑德罗·巴里科
从巴里科显而易见的虚构情节中,读者能够领略到童话的般的美妙和历险式的惊悚。他的小说中有人世间战乱和凶杀的腥风血雨,更有心灵中爱情和温情的这时圣角落。他独独的亦真亦幻的故事,浓缩人类悠长的历史,凝聚人类复杂的情感,既古老又新鲜,既传统又现代,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本书集结了他的三部重要的小说代表作《蚕丝》、《不要流血》、《愤怒的城堡》及一部被改编成电影并迅速风靡世界的剧作《海上钢琴师》。每一部作品都题材迥异,但皆具有乐曲般的特质,并以舞台剧的形式铺陈,颇具实验性。巴里科认为,重要的不是在解释这个世界,而是不解释。
最近更新 2020-09-05
作者 : 毛姆
威兼·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刀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趋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最近更新 2021-08-07
作者 : 莉莎·克莱佩
《春天的丑闻》(Scandal in Spring)是莉莎·克莱佩所著的浪漫情爱情小说“壁花系列”(Wall Flower Series)之一。“壁花系列”是关于四名同病相怜的大龄“剩女”绞尽脑汁要把自己体面地嫁出去的故事,不过场景为十九世纪的伦敦。四朵壁花只剩柏黛西尚未觅得夫婿。父亲斩钉截铁告诉她必须立刻就找到结婚对象,不然就必须嫁给他选定的那个铁石心肠又冷漠的施墨修。黛西吓坏了。她决定要尽全力把自己嫁出去,任何男子都行,只要不是施墨修。但她没想到墨修会如此迷人,也没料到两人之间的火花会一触即发得不可收拾。黛西发现她一向憎恶的男人竟然可能是她梦寐以求的对象。就在两心相许之际,一段隐讳的丑闻被揭发了。这个秘密可能会危及墨修,折损这段发展得远超过黛西想像的感情。这个深深牵动她芳心的男人,究竟是……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阿加莎·克里斯蒂
《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作者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书是阿加莎侦探小说的代表作。故事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犯罪人员设置了种种障碍,但是经过决案人员的努力,终于拨开了迷雾,抓到了真正的凶手。
最近更新 2020-04-14
作者 : 丹尼尔·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鲁滨逊漂流记》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种种经历;第三部分则是写他离开荒岛之后的事情。我们现在出版的这本书是第二部分,这展现了鲁滨逊这个人物的所有特征是全书的精华。小说塑造了鲁滨逊这个人物,他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希望他继承家业,但他不安于现状,海外的新世界像一股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诱惑着他,他雄心勃勃,决心舍弃安逸舒适的平庸生活出海远航。第一次出海他几乎淹死。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在巴西发了财。但他仍不死心,经别人提议,再次出航,结果滞留海岛。28年的孤岛生活阻止不了他的继续冒险。这种勇于进取的冒险精神,表现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现状,要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欲望。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恰克·帕拉尼克
一个美国年轻白领为了克服自己的失眠症,参加了许多心理治疗小组,却没有丝毫改善,直到他遇见泰勒•德顿,一个充满野性的肥皂制造商。为了应对生活的空虚,他俩建立了一个地下组织——搏击俱乐部,宣泄朝九晚五工作的压抑与无奈,谁知这个组织得到了年轻人的热烈欢迎,以异乎寻常的势头发展开来。年轻白领发现这个自己一手创建的组织已经非常难以控制,泰勒•德顿的身份也很令人怀疑,他必须要采取行动……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菲茨杰拉德
小说的背景被设定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内,通过卡拉韦的叙述展开。卡拉韦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后来到美国纽约学习经营股票生意,并想以此发财。他住在长岛,与故事的主人公盖茨比为邻,并与之交上了朋友。盖茨比原名盖茨,和卡拉韦一样也来自中西部,他出身贫苦,但雄心勃勃,后因贩卖私酒而暴富。他经常在家举办大型豪华聚会,大宴宾客,以显示其阔绰,目的是为了吸引五年前的恋人黛西并赢回她的芳心。五年前在盖茨比服兵役时黛西曾是他的恋人,在盖茨比去海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利欲熏心嫁给了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纨绔子弟汤姆·布坎南。然而物欲和肉欲的满足并没能填补黛西精神上的空虚与贫乏。在卡拉韦的帮助下,与盖茨比重逢后好像又旧情复燃。但黛西已不是原来的黛西,她不再是盖茨比想象中的纯情女孩,而是一个愚蠢、自私、庸俗、美丽的躯壳。盖茨比的美丽旧梦终于被打碎了,但他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仍对黛西抱有一丝幻想,以至遭遇了更加凄惨可悲的结局。后来黛西在一次酒后驾驶盖茨比的车时轧死了汤姆的情妇,却与汤姆一道密谋并残忍地嫁祸于盖茨比,导致死者的丈夫突然闯入盖茨比家中并开枪打死了盖茨比,然后自杀身亡,使盖茨比最终彻底成为自私而残忍的黛西的牺牲品。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瓦·格罗斯曼
逝去的人,活着的人,苦难并没有结束……● 理解极权社会起源的必读之书!● 一部应该被人类长久记忆的伟大著作!● 欧美公认“当代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小说”。● 《卫报》《世界报》《纽约客》《观察家》《纽约时报》等全球媒体一致赞誉。● 梁文道极力推荐:“这是我做读书节目十几年来,最想给我的观众们介绍的一本书。”● 豆瓣9.7超高分评价,我们将“看到活生生的人是如何建立起一个非人的社会实行对他人和自我的压迫;看到这样社会中的每个人如何需要在每日的生活中为捍卫自己剩余的良心而作的斗争”。1961年2月14日,苏联当局派克格勃闯入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的住宅,“逮捕”了一份小说书稿。主管意识形态的苏斯洛夫判定它“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两百年后也不可能出版”。这就是《生存与命运》,后来的人们称它是“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在这部以卫国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中,格罗斯曼用托尔斯泰式的宏大格局和契诃夫式的动人笔触,一方面叙述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另一方面讲述普通人尤其是沙波什尼科夫一家的遭遇,全景展现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生活。这是一整个时代的写照,一本极权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部20世纪最黑暗年代的心灵史诗。从斯大林格勒到莫斯科,从前线的城市废墟到后方的科学实验室,从希特勒的集中营到斯大林的古拉格,关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没有比《生存与命运》更为全面的描写。格罗斯曼细腻而专注地书写无情战争的真实画面、错综复杂的人生百态、个人对暴力的艰难反抗,通过众多人物在战争和极权双重碾压之下的悲惨命运,揭示出那块土地满载的失落与悲怆,以及人民的恐惧与希望。格罗斯曼是“苏联社会的第一个自由之声”,是极其罕见地兼具自由精神和道德勇气的作家。他直视苏联社会的灵魂深处,见证苦难,见证人性,见证希望,完成了很多苏联作家竭尽全力却没有取得的成就。他对社会现实的拷问,对人的命运的探讨,对历史、道德和政治自由而深邃的思索,依然沉重地击打着我们的内心——面对毁灭社会、摧残和消灭许许多多社会其他成员的极端之恶,我们该如何捍卫人性中的善良和是非感?这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最大的遗珠之憾,更是应该被人类长久记忆的伟大著作!思考是危险的,不思考往往更加危险。为了将20世纪人们已经遭受的苦难留在历史中、永远不要再发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读读这本书。
最近更新 2021-04-18
作者 : 弗·福赛斯
非洲有个叫赞格罗的共和国,在这个小国家偏远的角落里有一座水晶山。只有英国矿业大亨詹姆士·曼森知道那里蕴藏着价值100亿美金的珍贵矿藏——铂金。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去得到它。野心勃勃的詹姆士知道该怎么办。他释放“战争猛犬”,即起用一帮训练有素的雇佣兵入侵这个国家,推翻现政府,再扶植起一个傀儡政权——但结局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为“这其实不是钱的事儿,我们一辈子也不会为了钱而战。”作品被改编成脍炙人口的名片《野鹅敢死队》。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马克斯·朱萨克
1939年的德国,9岁的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被迫送往慕尼黑远郊的寄养家庭。6岁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在冷清的葬礼后,莉赛尔意外得到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这将是14本给她带来无限安慰的书之一。她是个孤苦的孩子,父亲被打上了共产主义者的烙印,被纳粹带走了;母亲随后也失踪了。在弹奏手风琴的养父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莉赛尔,这个被死神称为偷书贼的可怜女孩,在战乱的德国努力地生存着,并不可思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这是个讲述书是如何振奋灵魂的令人难忘的故事。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威廉·福克纳
《圣殿》描绘了一幅被败坏了的南方社会的场景,堪称福克纳揭露和抨击美国南方丑恶现实的最有力的作品。小说情节黑暗狂暴,描写二十年代美国禁酒期间,南方小镇有一帮以金鱼眼为首的私酒贩子,女大学生谭波被男友抛弃后混到这帮人中,惨遭强奸,后又被金鱼眼送进菲斯城的妓院。金鱼眼杀了人,嫁祸于下德温。律师说服谭波庭作证,但她已被金鱼眼的变态性行为磨得精神失常。戈德温还是被死刑,被群众劫出私刑烧死。出逃金鱼眼也终因一桩他并末参与的谋杀案而被判死刑。
最近更新 2019-11-21
作者 : 司汤达
《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故事据悉是采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所登载一个死刑案件。在拿破仑帝国时代,红与黑代表着“军队”与“教会”,是有野心的法国青年发展的两个渠道(一说是轮盘上的红色与黑色)。《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司汤达是善于从爱情中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文学大师。于连的两次爱情都与时代风云紧密相连,这是当时阶级角逐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德·瑞那夫人后来的确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但开始是出于小市民对权贵的报复心理。因此,于连第一次占有德·瑞那夫人的手的时候,他感到的并不是爱情的幸福,而是拿破仑式的野心的胜利,是“狂欢”和“喜悦”,是报复心理的满足。如果说于连对德·瑞那夫人的追求还有某些真挚情感的话,那么于连对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情则纯属政治上的角逐,玛蒂尔德既有贵族少女的傲慢、任性的气质,又受到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她认为,如果再有一次大革命,主宰社会的必定是像于连这样富于朝气的平民青年。同于连结成伉俪,既富于浪漫气息,又找到了有力的靠山。而于连则认为与玛蒂尔德小姐结婚可以爬上高位,青云直上,因此不惜去骗取她的爱情。但是,于连的两次爱情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在复辟时期,封建势力向市民阶层猖狂反扑。于连不是统治阶级圈子里的人,那个阶级决不会容忍于连那样的人来实现其宏愿。《红与黑》在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匀称的艺术结构和白描手法的运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则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是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的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瑞那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瑞那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是令人拍案叫绝。
最近更新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