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8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5-03-13 07:14:33

NO.143

高颎的倒台也牵连到了一批大臣。

国子祭酒(国家最高学府校长)元善对高颎的才干推崇备至,曾经说:杨素粗疏,苏威怯懦,元旻(时任左卫大将军)、元胄(时任右卫大将军)似鸭耳,可以付社稷者,唯独高颎。

就因为这么一句话,元善就被杨坚骂得狗血喷头,很快就忧惧而死。

高颎被罢免,受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太子杨勇。

失去了最关键的保护神,如今他的处境就如一条被捞出水的鱼,无论怎么挣扎,命运都已注定——他的被废显然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一切当然逃不过那些以“察言观色、看风使舵”为己任的术士们的眼睛。

术士萧吉向杨坚进言说:太子当不安位。

太史令袁充则说得更为直接:臣观天象,皇太子当废。——不过小子我觉得,他看的根本不是什么天象,而是风向!

与此同时,杨广也没有闲着。

一方面,他派人用重金收买了杨勇的近臣姬威,让他把杨勇的一举一动都秘密报告给杨素,以便搜集杨勇的罪状。

另一方面,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洪州(今江西南昌)总管郭衍是杨广当年出镇扬州时的心腹下属,杨广派人找到他时,他的态度非常坚决:如果事成,自可为皇太子;如万一不成,我们也可以割据江东,称霸一方,跟南朝的梁、陈一样,他又能拿我们怎么样!

杨广闻言大喜,便把郭衍召到扬州一起密谋。

为防止别人怀疑,杨广向杨坚奏称郭衍的妻子得了瘿病(脖子上的肿块),晋王妃萧氏会治这种病(她还真是多才多艺),请求批准郭衍带妻子来扬州治病。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合法,杨坚自然照准。

回到洪州后,郭衍又假称境内有俚人造反,请求出兵平叛。

得到杨坚的同意后,郭衍便明目张胆地大修甲仗,大练兵马,随时准备武装夺权。

公元600年9月,杨广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让人找到了一直潜伏在东宫的内线姬威,让他向皇帝上书,告发杨勇心怀叵测,图谋不轨。

此时杨坚正在仁寿宫避暑,接到姬威的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刻也没耽搁,带着一肚子关于杨勇的谗言,火速回到了京城长安。

在第二天的朝会上,他突然对大臣们说:我刚回到京师,照理应该开心才对,可是我怎么感到无比苦闷呢!

大臣们都感到莫名其妙——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不敢作声。

最后还是吏部尚书牛弘打破了沉默:是臣等不称职,所以让陛下您担心了。

这与杨坚希望听到的答案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比中国足球队和中国乒乓球队之间的差距还要大,比中国足协和中国皮鞋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杨坚很失望。

唉,本来想策动一个连续八十八次传球的精妙进球,可惜却没人配合,算了,不玩花活了,还是直接大脚攻门吧。

于是他沉下脸来,把朝臣中的东宫属官叫了出来,对他们大加斥责:仁寿宫离这里不远,可是我每次回到京城就如临大敌,非常紧张,为此睡觉都不敢脱衣服。昨晚我闹肚子,本来应该住在离厕所近的后房,可是担心会出现意外,只好住到前殿。这难道不是你们这些人捣的鬼吗!

随后他下令把太子左庶子(太子侍从官)唐令则等一批东宫属官全部抓起来审问,同时命杨素向大臣们当场宣布杨勇的罪状。

估计杨素对杨坚的这次突然袭击也有些准备不足,费了很大的劲才勉强说出了两点。

日期:2015-03-16 08:32:20

NO.144

估计杨素对杨坚的这次突然袭击也有些准备不足,费了很大的劲才勉强说出了两点。

一是太子曾经公然违抗皇帝的敕令。

杨素说,几年前他奉旨查办上柱国刘昶之子刘居士谋反案,因为怀疑有刘居士的余党躲藏在东宫,便专程上门核查,然而太子不但不肯配合,反而对他大声咆哮,大放厥词:我听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事,一种是关你屁事,一种是关我屁事。我是太子,家里有什么人,关你屁事!你是右仆射,你要查刘居士的党羽,你自己去查好了,关我屁事!

二是太子对皇帝有怨气。

杨素说,太子曾经对他讲过:当初北周末年父亲谋取天下的时候,我是立了很大的功,出了很大的力,担了很大风险的。如果事情不成的话,我这个长子肯定是在劫难逃的,肯定是要献出自己的生命的。可是父亲当上皇帝之后,却把这些全都忘了,对我的态度远不如几个弟弟!我凡事都不能自作主张,实在是太不自由了!

吭哧吭哧说了半天,其实只不过是杨勇说的两句牢骚话而已,这哪有什么说服力?

也许杨坚也觉得杨素这回的表现实在是太不给力,只好亲自上阵。

他说:我很早就觉得这个儿子不是做皇帝的料,皇后也老劝我废掉他。只因为他是我平民时所生,又是长子,所以才隐忍至今。

随后他开始掰着手指头,列举杨勇的罪证。

先是说杨勇曾指着皇后的侍女说:这都是我的!——这也太迫不及待了吧!

接着又说他怀疑太子妃元氏是被杨勇毒死的,忍不住指责了杨勇几句,杨勇居然说:是不是元孝矩(元氏的父亲)向你告的状!我一定要杀了这家伙!——这也太无礼了吧!

他说的第三点更是让人贻笑大方。

杨坚说:杨勇的长子刚出生的时候,因为是长孙,我和皇后想要抱养这孩子,但杨勇却坚决不同意,不停地派人前来索要。后来我想通了,这孩子是杨勇和云氏在外面私通而生的,究竟是不是杨勇的骨肉,我还要打个问号呢!以前晋武帝的太子司马衷娶屠夫之女谢氏,生的儿子司马遹就喜欢干屠宰之事。云氏这种出身,和我们皇室根本不是一类人。这样的人所生的孩子必然会乱了我的宗族!

最后他清楚地亮明了自己的态度:我虽然没有尧舜那么高的德行,也绝不能把天下百姓交给杨勇这样的不肖子!我常怕他加害,如防大敌,今天我就要废掉他,以安天下!

如果说杨素说的那些可以称之为牵强的话,杨坚说的至少是牵强的五十次方,根本就是为挑刺而挑刺,为找理由而找理由!

据说,文『革』时流行这么一首歌:无产阶级文化***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

其实杨坚的说法也与之相似:杨勇就是不好,就是不好,就是不好!

他说来说去,说的都不过是些无关痛痒的家庭琐事,至于他说孙子是野种什么的,则更是口不择言,大失人君的风度!

谁都听得出来,这些所谓的太子罪证根本就站不住脚,因此朝臣们全都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朝堂上一片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最后,还是左卫大将军元旻站了出来,犯颜进谏:废立是大事,诏旨颁布施行后,后悔就来不及了。望陛下明察!

这样的局面大出杨坚的意料——原本他听了杨素和独孤皇后的话,以为朝臣们对杨勇的胡作非为早就怨声载道,他只要提出废太子,就马上能一呼百应。

没想到竟然完全不是这样。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高速不能掉头走,如今他和杨勇的矛盾已经彻底公开化了,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再回头!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