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1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5-06-08 12:16:50

=

=第二十六章 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镇江的沦陷,使当时长江流域最大最重要最著名的城市、东南第一重镇——南京城,彻底暴露在英国远征军的坚船利炮之下。

形势万分危急!

接下来,大清国该如何接招呢?

===第一节 【“奇异组合”再行动】

“奇异组合”的两个老头子,已经是肝肠寸断、心力交瘁,他们只能好话说尽,劝求英军统帅部不要再起兵戈了。

“红带子阿哥”——70岁的伊里布,甚至替英国远征军作起了打算,他曾说:“贵国远渡重洋七万里来我大清国,难道不怕邻国乘其不备偷袭贵国吗?况且,贵国发动的对大清国的战争,乃是上天所不容的,是青史所不容的!”

(“干上苍之所怒,载青史而不芳”)

日期:2015-06-08 12:17:58

===

钦差大臣——55岁的耆英,情急之下,干脆写了封情意绵绵的“情书”(平行照会)寄给英军统帅部,照会里面竟然有这样含情脉脉的文字表达:“久慕芳型,只缘中国相隔,未得畅晤芝宇,殊深怅然……”

违逆圣意,私下求和,低声下气,还口不择言,情意绵绵,暗送秋波,看来钦差大臣耆英真的是没辙了,为了“羁縻”大业,干脆连脸都不要了。

当然,耆英的“含情脉脉、远抛媚眼”的行动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更煽情的还没使出来呢!

日期:2015-06-08 12:18:43

===

“秋天的菠菜”已经送出去了,那么另一方是什么反应呢?

英国远征军海陆军总司令、全权大使璞鼎查,在一连串闪电般的攻城略地之后,洋洋得意,一副高高在上的侵略者姿态,他再次回信(复照)给“奇异组合”(耆英、伊里布),强调:若是大清国不派“全权大臣”来谈判,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并且,这个凶神恶煞的死洋鬼子还宣称:“英国远征军即将攻打南京,你们快点准备好赎金来赎城!”

日期:2015-06-08 12:19:31

而且,璞鼎查对“奇异组合”抛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最低价码,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点:

其一,赔偿军费与烟价(即销毁的鸦片丨毒丨品);

其二,割让海岛;

其三,平等外交。

这是英军统帅部谈判的最低限度,只要有这三项作基本条件,那么其他的谈判条件,就不难商定。(“得此三者,其余事端,不难善定也”)

日期:2015-06-08 12:20:18

==

“奇异组合”得到了英军全权大使璞鼎查发来了平行照会,也才终于了解了英国远征军的谈判价码。

两个纵横官场几十年的老头子,看过洋鬼子的平行照会后,还是大惊失色,后背上冷汗直冒。因为耆英、伊里布从来都没有看过《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以及璞鼎查曾在广东、浙江等地发出的一系列照会,在两位老家伙根深蒂固的“思维”深处,就只有“允诺恢复通商”这一唯一的对付夷人的“致胜法宝”。

但是,偏偏,英军统帅部认为,“恢复通商”一事只是小菜一碟,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日期:2015-06-08 12:21:06

完了,完了,英军的苛刻要求,与之前我耆英给道光皇帝上奏的那份伪造的文件内容出入太大了。

(即那份所谓的“大元帅吴夏密”的附件)

现在,抗旨不遵、违逆圣意、私下求和,已是死罪!

因此,当务之急,千万不能让皇帝陛下知晓璞鼎查的这份照会内容!

于是,临危授命、刚刚出山不久的钦差大臣耆英,当机立断,把璞鼎查的平行照会藏匿了起来。

然而,俗语说得好:“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远在紫禁城里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儿,还是从另一渠道获悉了璞鼎查这份照会的全部内容。

日期:2015-06-09 10:20:40

===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英军扣押了瓜洲一带的300多条中国渔船,扬州盐商集团的老总——颜崇礼,主动前赴英国军舰说情,英军翻译官郭士立(德国普鲁士籍贯,即第一次定海之战前,错把“六个时辰”翻译成“半个时辰”的那个半吊子翻译官)就给了颜崇礼一份璞鼎查的告示。

颜崇礼得到洋鬼子的告示后,不敢怠慢,立刻上交给了周顼(发“需”音,时任常镇道道员)。

常镇道周顼也不敢怠慢,即刻将璞鼎查的告示上报给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两江总督牛鉴。

两江总督牛鉴知道“奇异组合”正为“羁縻”大业发愁不已,作为耆英、伊里布的同情者(牛鉴也是“奇异组合”的同道中人),因此他没有把璞鼎查的这份告示即刻上达天听,但是事情就发生自己的两江辖区之内,不做点什么似乎也说不过去。

日期:2015-06-09 10:21:47

因此,为了事后撇清自己的责任,老奸巨猾的牛鉴决定把璞鼎查的这份告示转交给德珠布(时任江宁将军)。德珠布此时已经80多岁了,当老眼昏花的他阅读完洋鬼子的这份告示后,不假思索,立刻令人抄录上奏给道光皇帝。

几经周折,紫禁城里金銮殿上的皇帝老儿,终于获悉了洋鬼子的真实意图,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皇帝老儿并没有大发雷霆,判耆英、伊里布一个欺君之罪。

原因是什么呢?

读者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吗?一年多前,直隶总督琦善,曾经把《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上达天听,那里面所提的要求与璞鼎查的这份告示所提的要求相比较,并没有太大的出入。

也就是说,璞鼎查的这份告示,其实并无新意可言,只不过让我们健忘的道光皇帝再次复习一遍,“温故而知新”罢了。

日期:2015-06-09 10:23:21

=

因此,已经快将《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的道光皇帝,在得知璞鼎查提出的这几项要求后,并没有太大的吃惊,也没有太大的动怒,但也没有做到心如止水,还是略有些愤愤不平。

来看一下道光皇帝是如何指示“奇异组合”的。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7月26日,道光皇帝密谕耆英、伊里布,他说:“广东方面已经付过钱了(指‘靖逆将军’皇侄奕山之前所交付的高额赎城费,但是奕山忽悠道光叔叔说是暂时帮行商垫付的商欠),鸦片丨毒丨品的费用很难商议是多少,至于军费嘛,双方打仗开销都很大,就这样相互抵消了吧!”

(“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

道光皇帝并不知晓,西方的战争逻辑是战败者买单,必须要付给战胜国高额军费,因此道光皇帝等于就否定了璞鼎查告示的第一条“赔偿烟价及军费”。

而对于璞鼎查告示的第二条“割让海岛”和第三条“平等外交”,道光皇帝是这么说的:“其平行礼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暂准通市。”

并且皇帝老儿还自我感觉良好地说道:“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

仗都打到这份上了,还认为逆夷是来“诉冤”的,简直是自欺欺人,上国、九五之尊的面子比什么都重要。

他妈的,诉冤,诉冤,到底是谁更冤,比窦娥还冤!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