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1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5-06-11 14:33:55

===【正文更新】

这份密谕下达后,道光皇帝又收到了两江总督牛鉴寄来的“六百里加急”,诉说英国远征军围攻镇江、镇江岌岌可危的态势。

道光皇帝的心猛然收紧,他又即刻下发另一道密谕,还是给“奇异组合”的:

“著耆英、伊里布遵照前奉谕旨,开诚晓谕,设法羁縻,有应便宜从事之处,即著从权办理。此事但期有成,朕亦不为遥制。”

此谕旨的言下之意:就是期望耆英、伊里布见机行事,兴办“羁縻”大业,朕给你们更大的权力。

然而,仅仅一天后,道光皇帝便受到了更大的刺激。

日期:2015-06-11 14:35:01

=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7月27日,道光皇帝的办公桌上有多份厚厚的文件,有钦差大臣耆英寄来的,有四川提督齐慎寄来的,有……里面的内容是指向一致的噩耗:“镇江失守了!”

更有甚者,有一份奏折,里面有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危迫实不可言,伏求皇上速决大计,以拯民命!”

这简直就是拿战争危迫来威胁皇帝老儿了,究竟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拿皇帝开涮!请问您贵姓、贵庚?

日期:2015-06-11 14:35:50

=

我姓牛,名叫鉴,生于1785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年),今年57周岁。

没错,这次无所顾忌、口没遮拦、口出狂言的,依然是我们之前出场的“自信哥”——两江总督牛鉴!

作为一位“80后”的杰出代表,“自信哥”牛鉴,就是牛,前不久,才刚刚拿英明神武的爷爷乾隆皇帝,将了平庸的孙子道光皇帝一军,而被道光皇帝狠狠批评了一番,还骂牛鉴是“中伊里布之害不浅矣”,现在,胆大包天的老牛,又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堂而皇之地胁迫起道光皇帝来。

他眼里还有朕这个“君父”吗?看朕这次不严办了他,定不轻饶!

老牛无礼,甚为可恨!

日期:2015-06-11 14:36:40

但是,恨过、骂过之后的道光皇帝,还是逐渐冷静了下来,他似乎终于认识到,当前恶劣的形势之下,“剿”是不可能的了,那还是去“抚”吧!

于是,道光皇帝再次下发谕令,还是给“奇异组合”的:

“著耆英、伊里布仍遵昨旨,便宜行事,务须妥速办理,不可稍涉游移!”

还是皇帝老儿那句最经典的口头禅:“不可稍涉游移!”

不允许臣子们“游移”,自己却最容易“游移”。

要知道,皇帝陛下,十几天前,您才刚刚指示耆英“专意剿办,无稍游移”!

十几天后,您却又“游移”了。

日期:2015-06-11 14:37:25

=

不过,“奇异组合”,你们大可放心,皇帝老儿这一次是玩真的了,他真的再不“游移”了,至此之后,他再也未曾动过“剿办逆夷”的念头了。

“奇异组合”得到此密谕后,喜出望外,想不到抗旨不遵、私下求和并没有受到紫禁城的严惩,反而阴差阳错、“因祸得福”,得到了自己千方百计想得到的东西(“便宜行事,从权办理”),这一次,一定不能辜负皇帝陛下对我们的信任!

钦差大臣耆英高兴之余,还是小心翼翼地上奏回复道光皇帝:“究竟能否济事,惟有竭尽犬马愚诚以冀报称!”

面对贪得无厌的英国远征军,“奇异组合”决定:放手一搏,试试看吧!

日期:2015-06-16 13:20:12

===

=第二节 【临危授命的老仆人】

更令“红带子阿哥”伊里布喜悦的事情也接踵而至:老仆人张喜到达江苏了!

张喜,这个最得力的家仆,伊里布是又爱又恨。

一年多前,张喜为老主子分忧解愁,成功地推动了浙江停战,成功地收复了浙江定海,然而,当伊里布被道光皇帝发往江浙“效力赎罪”,张喜得知皇帝老儿不愿意召见伊里布,而只赏给伊里布“七品顶戴”的时候,却自称重病缠身,执意不肯陪同老主子南下“羁縻”,这曾令“红带子阿哥”伊里布伤透了心。

有老仆人张喜在,“羁縻”大业就能够更顺利地进行。

日期:2015-06-16 13:21:16

因此,伊里布急切地期望张喜能到江苏来替自己再次分忧解愁,他为此还派人专门北上去天津找张喜,并带上了自己的亲笔信,信的内容也是情深意切:

“如今终要你来,方能达我意于夷人,以期大局速结……将此事我与你到底办完,才了两人心愿,且好剖白前冤,真是难遇之机,何可失之?”

伊里布的信写得情意绵绵,忠于老主子的张喜看过之后是泣不成声,过往的点点滴滴,再次涌上了心头,令张喜唏嘘不已,他深深地被打动了。

日期:2015-06-16 13:22:22

==

更重要的是,老主子伊里布此时已经不是暂赏七品顶戴去“效力赎罪”,而是官居署理乍浦副都统(正二品,相当于军长级别或分军区司令员,不过此时的伊里布仍然是以四品顶戴戴罪立功),并且据说有望取代“重病缠身”的刘韵珂,担任署理浙江巡抚(相当于浙江省省长)。

由此看来,老主子的昔日荣光不久就会重现,那么,做奴才的还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效犬马之劳!

于是,张喜于7月13日从天津启程,到8月5日终于赶到了江苏无锡,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老主子伊里布。

“红带子阿哥”伊里布喜出望外,他当即赋诗一首,是一首七律:

“细雨微风几席凉,青苗满地兆丰穰。

谁将十府耕桑乐,却换三边战阵殃?

且喜帷筹来管乐,非为掉舌有苏张。

天心厌乱夷气灭,不为陈情两上章。

日期:2015-06-16 13:23:11

==

最为引人注意的是颈联:“且喜帷筹来管乐,非为掉舌有苏张。”

这两句诗里出现的姓氏,都是代指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管乐”分别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家管仲(辅佐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军事家乐毅(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曾连拔齐国七十余城,打得强大的齐国节节败退);而“苏张”,读者朋友们应该更熟悉,分别指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张仪(苏秦主张“合纵”,即联合中原诸国共讨强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中原诸国联盟,削弱中原诸国,以达到助秦国各个击破的效果)。

“红带子阿哥”伊里布高兴激动之余,竟然用历史上的大名人来形容自己的老仆人,也更证明了张喜在与逆夷折冲樽俎的功夫了得。

老仆人张喜,他那略通夷人风俗之头脑,以及他那三寸不烂之口条,在鸦片战争的历史舞台上仍将派上用场。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