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时任益州刺史的周仲孙,先是听说杨亮父子逃亡荆襄,后又风闻剑门、梓潼两处险隘被攻下,益州门户大开。综合考虑后,周仲孙选择了战略转移,带着重兵退守南中(今云贵高原附近),其他蜀中晋军则退守至巴东(今四川开县、万县以东)。
日期:2016-12-20 12:18:26
睥睨北国——雄主渐生窥江意(十二)
这次前秦对东晋的战争,以并吞汉中,蜀中两地完成阶段性的胜利,至此,秦军攻占梁、益两州的计划基本完成。
虽然东晋在益州还保有南中一块,但那地方在当时毕竟是连诸葛亮都不屑的“不毛之地”。而秦军如果进攻巴东,则会危机到荆州桓家的切身利益,与东晋也会进入到全面开战阶段,而此时秦国还没做好全面灭晋的准备。
然而,军事上的胜利却依旧难以抹去苻坚心头的伤痛,因为他视之如诸葛孔明的丞相王猛就在秦军南征后不久病逝了。
王猛无疑是和诸葛亮一样,积劳成疾,累死的。宁康三年(公元375年)六月,王猛病危,苻坚忧心如焚,不仅派了最好的御医,并且亲自去拜宗庙,祭祀山川之神,还特赦了全国死罪以下的囚犯。只可惜王猛撑了一个月后还是撒手西归了,时年五十一岁。
王猛临终前留给苻坚的遗言是:“晋朝虽然僻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
因为这番话,很多人都认为王猛临死前还忠于东晋,只是,如果王猛真的忠于东晋,又为何要劝苻坚先拿下梁、益,扼住长江天堑的咽喉呢?所以,与其称之为“忠晋”,不如称之为“忠秦”,毕竟他所说的都是为了苻坚好,但无法否认的是,他拼却一生,将前秦塑造成为一个不逊于东晋的汉化国家。
王猛的死对苻坚打击很大,他曾仰天长叹:“这是上天不想让我一统天下啊!何故这么快就夺走我的景略?”虽然这话石勒也曾用以哀悼过张宾,但比起石、张二人的狼狈为奸,王猛的逝去于苻坚才是真正令后人扼腕叹息。
苻坚按照西汉霍光的规格安葬了王猛,并追谥其为“武侯”,这一称号也暗合了王猛在苻坚心目中的地位。
王猛虽死,可前秦的扩张却并未立即止步,依靠着王猛带来的强劲势头,接下来几年苻坚依旧是打得顺风顺水。
首先给苻坚挑事的便是前凉的张天锡,这货眼见王猛死了,觉得前秦要完,便勾结老东家东晋,准备两线夹击前秦。以前苻坚没有彻底灭凉,全是因为王猛的建议,这下王猛一走,苻坚是铁了心地要将前凉从地图上抹掉了。
苻坚做了两手准备,他一方面派尚书郎阎负和梁殊去诏请张天锡入长安,另一方面又派苟苌、毛盛、梁熙、姚苌等率十三万大军分四路陈兵边境。为了确保这十三万大军能得到充足保障,苻坚急命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李辩、凉州刺史王统进行后勤补给。
只要张天锡胆敢不来长安,便立刻武力解决,当然,即使来了长安,老张估计也回不去了。对比前几年灭燕和伐晋,此次秦军动员的兵力已经相当可观了,当然,以后还会更惊人。
出使凉州的秦国使臣也算是老熟人了,早在苻生时代他们就圆满完成过任务,只不过这次的张天锡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出奇地强硬,他威胁使者说:“你们是想站着回去呢还是想躺着回去?”
哪知道阎负和梁殊保持着一如既往的跋扈态度,轻蔑地问道:“那么凉王你又是想奉诏去长安还是不去?”对于使臣的恐吓,张天锡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张家世代为晋臣,忠义驻守凉州,我又岂会奉氐虏的诏书?”
阎负和梁殊二人一听,大为光火且甚觉可笑,他们不曾想到这次张天锡居然会给台阶下都不下,于是阎负又提醒说:“得了吧,你们凉州先后称臣于刘曜、石勒,后来又向我大秦称臣,哪里配得上什么世代忠义?”
梁殊也起哄道:“你得想清楚,自从你先祖据凉以来,历经八世七十余年的凉国,可别现在亡在你手上啊。”
日期:2016-12-20 13:09:04
睥睨北国——雄主渐生窥江意(十三)
张天锡对于秦使死到临头还乱放狠话的行为相当反感,当下就翻脸了,他随即命手下将此二人绑在军门之上。
而后,张天锡招来士兵,下令他们一齐对二人放箭,还声称如果没有射中二人的,必然是怀有异心,企图勾结秦军。士兵们哪敢懈怠,都瞄准了这两个绑在那的秦使发射,竟然一箭都没射偏。当初气势汹汹,几句话就让张玄靓俯首称臣的阎负和梁殊就这么被凉军射成了刺猬。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张天锡坏了规矩,苻坚很是窝火,随即下令十三万大军全线进攻,踏平凉州。苟苌先派扬武将军马晖、建武将军杜周,西出恩宿(今甘肃永昌),截断张天锡逃走的路,然后派姚苌、梁熙、王统及李辩四路兵马从清石津渡黄河,进攻河会城(黄河与湟水会合处)。在此地,秦军遭遇了前凉骁烈将军梁济的部队,一战将其擒获。
不久,苟苌的后军由石城津(今兰州)渡黄河,与梁熙等四部会合后,猛攻缠缩城(今甘肃永登),很快攻下该城。
当时前凉的主力军五万余人都在马建的手中,可马建却是不敢与秦军交战,退守清塞(今甘肃石浪境)。张天锡见势不妙,又派征东将军常据率军三万进驻洪池岭(今甘肃武威南),他自己则又临时拼凑了五万大军屯驻金昌(今甘肃永昌北)。三支凉军以“品”字型布防,互为依托,力图抗衡秦军。
但是,凉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差,虽然阵型得当,虽然人数相当,但一交手就知道水平了。姚苌率部冲击马建的部队,马建一触即溃,被歼灭数万人后,马建率剩余的万余人马像姚苌投降。而后,苟苌攻入洪池,常据兵败后不愿投降而自杀。
这时,前凉只剩下张天锡这一支孤军了,张天锡将部队全部交给赵充哲,命他与前秦军在赤岸决战,双方整整杀了两天两夜。最终凉军不敌,五万大军只剩下一千多人,赵充哲本人战死沙场。
张天锡带着残部退守金昌城,可金昌城中接连收到战败恶讯,人心浮动,城内很快发生叛乱。张天锡收拢了三千骑兵,趁乱逃回了姑臧(今甘肃武威)。这些秦军可不会放过这“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迅速包围了姑臧城,张天锡知道自己无力再战,只好出降,前凉由此灭亡。
这一年是晋太元元年(公元376年),从张茂称帝起,到张天锡亡国,共计五十六年。苻坚随即以梁熙为凉州刺史,留守姑臧,并把凉州有势力的豪族七千余户迁到关中,封张天锡为归义侯,拜北部尚书。
当然,在前秦西征前凉的时候,东晋的桓冲也曾命令荆州兵北上牵制秦军。兖州刺史朱序、江州刺史桓石秀与荆州督护桓罴进攻汉水流域,豫州刺史桓伊从寿阳向北进兵,淮南太守刘波以水军从淮河向山东进攻,但各路军队都没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前凉被灭后,东晋所有军队又撤回防地。
这时,放眼北中国,除了北疆的拓跋鲜卑还未臣服苻坚,其余悉数已经纳入前秦版图。公元365年征服铁弗匈奴,公元370年灭前燕,公元371年灭前仇池(公元371年,苻坚趁前仇池内乱,遣将杨安攻仇池,城破之后,将氐族人迁徙到关中一带,前仇池国灭亡,立国七十五年。),公元376年又灭前凉。
而这个时候的拓跋鲜卑又是哪种境况呢,我们势必得把时光轴往前拨一下。之前说过,自从刘琨的义兄代王拓跋猗卢死后,代国就内乱不断,直到拓跋贺傉继位,其母惟氏秉政后局势方才安稳。
惟氏一直执掌代国朝权到324年病亡后,贺傉才有机会亲政。贺傉仅亲政一年便病逝,其弟拓跋纥那继王位。拓跋纥那与哥哥文弱懦弱的性格大不相同,他性格刚猛又好用兵,很快统一了各部,眼看代国又要在他手中走上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