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6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6-12-19 11:03:50

睥睨北国——雄主渐生窥江意(十)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邓羌讨官”事件,究竟王猛在其中扮演着怎样一种角色,先来看两种说法:

邓羌循私求情,扰乱军法;欲攻主帅,目无上级;临战求位,等于要挟国君。三者有其一,便该砍头,何况王猛一向以执法如山闻名于世!但是,王猛全都吞了下去。他容忍了邓羌之短,因而调动了邓羌之长,结果大获全胜,就好像驯服猛虎、驾驭烈马一般。在那种生死存亡一发千钧的紧要关头,如按常规办事,拘执一端,错走半步也会全盘皆输。王猛在处理邓羌问题上表现出来的过人度量、通权达变和善于驭下等方面的高水平,实在使人惊叹不已!北魏史学家崔鸿曾对此赞不绝口。

一贯雷厉风行的王猛没有秋后算账,治罪邓羌。第一是因为邓羌是个军事奇才,没有邓羌王猛根本不可能以少胜多打赢这场硬仗。在法令和军事需要的平衡点上,当时以军事为重,到处征战的情况下,王猛不可能杀邓羌。第二是邓羌无私。邓羌发动兵变是为了自己的一个部将,这一点有私心;但他临阵求官,则是为了打击豪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王猛初到秦国上任时,既无威信,又无亲信。他能够坚决而有效地推行法令,除了苻坚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御史中丞邓羌的全力合作。邓羌是随苻健一齐打天下的名将,有威有势有人有权。可以说没有邓羌的帮助,就没有王猛的今天。而邓羌之所以倾力帮助王猛,并非他与王猛的关系处得有多好。而是他疾恶如仇,好打击豪强。他当司隶校尉,不是贪富贵,而是真想干点事儿。王猛理解他,所以不怪罪他。

这两种说法,并不全靠谱,前一种把王猛拔高了,后一种则是把邓羌拔高了。当然,相比较之下,后一种比前一种更不靠谱,因为这件事情能够妥善解决,王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比邓羌大得多。

首先第一种说法基本符合事实,王猛确实在关键时刻不按常规出牌有利于形势的走向,但是这度量并非王猛自己想要的,可以说,是形势所迫。王猛作为一个汉人,在外族政权做上一把手,唯一可以保全自己的只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圣人”,如果他自己都行不正,背后算账,那么后世崔浩的下场就会在他身上提前实现。

要知道,当初王猛大杀土豪的时候,就曾被人诋毁,连苻坚都一度要将他囚车带回,如果那时候诋毁的留言中哪怕有一小部分是真的,王猛都必死无疑了。所以,在前秦国内,王猛外表看似光鲜,权势煊赫,可他一直是如履薄冰,走错一步都是万丈深渊。王猛的“圣人”形象不是天生的,更像是被逼出来的。

至于第二种说法,破绽很多,就粗略说下了。邓羌显然是被后人塑造出来的“圣人”,试想下他一个武夫,真要有那脑子早就被苻坚提进中央了,所谓他配合王猛打压豪强,多半是被王猛忽悠着干的。而且,他那种不顾大局的秉性真的适合这一职位么?苻坚都能头脑冷静地量才而用,为何后人就偏要无端制造“圣人”呢?

赏赐完自家人,对于前燕亡国君臣苻坚也进行了安抚,慕容暐被封新兴侯,慕容评被封为侍中,而后又废除了燕国之前的一些繁琐章法,在新征服地上颁布法令,赈济灾民。当然,苻坚也不忘回老家枋头看一看,和刘邦高唱“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一样,苻坚重回故地见到家乡父老也是分外高兴,还将此地设为永远的免税区。

大军返回长安后,慕容垂突然跳出来嚷嚷着要杀慕容评,苻坚只觉得好笑:当初收纳你阿六敦是为了收揽关东人心,如今收留慕容评也是一样,你觉得你现在还有发号施令的资格?于是苻坚睬都没睬慕容垂,反而把慕容评任命为范阳太守。慕容垂气得直咬牙,却也没有办法。

苻坚灭掉了东部的前燕后,随即将矛头指向西边的前凉,上次一战之后,前凉一直没法恢复元气,苻坚便决心一鼓作气,消灭掉这个盘踞凉州数十年之久的政权。但是,关于领兵人选,大臣们一致推选由王猛继续接任。

日期:2016-12-20 08:43:28

睥睨北国——雄主渐生窥江意(十一)

一来,之前交战重创前凉的就是王猛,二来,王猛又刚刚立下灭燕大功,但是,苻坚却有自己的想法。

苻坚认为,自己刚刚平灭燕国,那边形势暂时还未稳定下来,需要王猛这样的人驻守在关东为自己经营好,以防反弹。但苻坚同时也派人去邺城向王猛问计,王猛很简单地说了一句:“上次一战,前凉已经只剩一口气了,而秦国吞并完关东气势如虹,灭凉未必需要动兵。”

苻坚自然明白王猛的话外音,遵循旧例,迫使前凉称臣,而不是直接动用武力消灭。从这一点上看,对于汉人政权,王猛也是相对宽容得多,好在张天锡也算识大体,立刻遣使来长安请罪称藩了。苻坚遂封张天锡为使持节、都督河右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州刺史、西平公。

前凉张家的这一举动没想到居然惊扰了远在洮水之西,白兰山以东,据地千里的慕容吐谷浑。其国君眼见自己的本家兄弟慕容燕国被秦国三两下就灭了,担心秦国又来攻打自己,便遣使送去重礼,并愿称藩国。苻坚封吐谷浑国君碎奚为安远将军、川侯。

搞定了西疆后不久,东晋便发生了一件大事,叱咤北中国二十年的桓司马在这节骨眼上死掉了。苻坚觉得自己机会来了,便要出兵江南。王猛却相对冷静,他说:“桓温虽死,还有谢安!此时南征不是最佳时机。”

当然,领导的面子还得顾及的,于是王猛又献了一条毒计:趁着现在桓温新死,桓冲和谢安忙于构筑新的秩序,对峙东部时,秦军集中兵力,先取梁、益二州。王猛的战略眼光相当毒辣,这梁州是原先司马勋的地盘,而益州则是成汉的旧有领地,两地加起来相当于北起陕西南部,南至云南的一片广大区域。

这块领地大致等于蜀汉建国时极盛版图,而先拿下这个地方,然后东进灭晋,其模式正是当初西晋统一的老路线,当然也是日后隋朝统一的部署。苻坚于是命益州刺史王统、羽林左监朱肜、陇东太守姚苌率兵三万出汉川;前禁将军毛当、鹰扬将军徐成率兵三万出剑门,以杨安为元帅,总领全军。

当时东晋的梁州刺史是杨亮,奉命把守汉中,而杨亮的儿子杨广(嗯这名字略常见)则驻守阳平关,互为犄角之势。王统故意将军队全部扮成逃亡的老百姓,兵分两路,一路去汉中,一路去阳平关,到了那就嚷嚷说另一处关隘已失。

这么一来,杨亮带着部队出城救儿子,而杨广则带着部队出关帮老子,剩下缺少主将的两处关隘很快便被攻下。杨广和杨亮相遇后才知晓自己中计了,两人还想去夺回阳平关,却反倒中了朱肜、姚苌的埋伏,杨广和杨亮拼命杀出重围,经汉水逃亡荆襄。至此,秦军完成了对梁州的全面占领,而后王统分派朱肜、姚苌帮助毛当、徐成攻打剑门。

当时毛当和徐成已经攻打剑门近一月了,可却迟迟不能攻下,因为把守剑门的恰恰是前益州牧周抚的曾孙梓潼太守周虓。姚苌到达后,便假借哥哥姚襄当初在晋朝时的美名,诓骗周虓说要重归晋国,并约定举火为号,自己和周虓里应外合,偷袭秦军的大营。

没想到我们的周太守守城不错,可太情商太低,居然相信了姚苌的诈降。他晚上见关下秦军营中到处燃起火来,杀声大起,便亲率一支军队开关去攻秦营。周虓刚入营中,便中埋伏,损失惨重,后路被断,根本无法回关,只得弃关带兵退守梓潼。剑门因为留守士兵太少,当天便被攻下。

而后,杨安又带兵进逼梓潼,此时的梓潼缺乏足够兵力,很快被攻破,周虓退守涪城。而秦军又截获了周虓部下刘仁以三千精骑护卫去江陵的周虓妻小,杨安将周虓一家老小押到涪城城下,逼迫周虓投降。周虓不得已,只得献城。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