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41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20-05-21 10:07:20

李斯以刚刚灭亡的周朝为例,说当初周武王大封宗室子弟,他们的后裔后来却逐渐疏远,甚至彼此成仇,互相攻击,王室却无力阻止,因为那些国家都很强大。秦国应该避免诸侯国的隐患,对皇子和有功之臣予以赏赐,但不给他们封国,全国划为郡、县,由国家统一管理。总结起来就是取消分封制,实行中央集权。

秦始皇完全同意李斯的主张,他们显然事先通过气。秦始皇再次重申指出分封制的危险:那些分封的诸侯们将来拥兵自重,势必裹乱天下,那时天下的安宁将是奢求。

秦始皇正式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合六六大顺之数。每郡下辖若干县,郡县制由此而立。

不少人不承认嬴政是郡县制的创始者,其实有失公允。县与郡的概念确实早已有之。四百多年前楚武王熊彻将灭掉的权国收编为楚国的杜县,从此各大国纷纷效法,将占领的小国改编为县,县名沿用国名。因为邑这个概念不够用,县比邑大。嬴政的十八代先祖秦穆公,随后又弄出个郡的编制,比县低一档,而且只限于抢占而来的边境地带,相当于军事缓冲区。郡的概念也相当新潮,不过学的国家不太多,因为动不动就能夺取别国领土的国家并不多。秦国的郡最多,尤其在秦孝公之后。(443)

日期:2020-05-22 10:25:11

嬴政借用了郡、县的名称,但完全颠覆了二者的原始定义。郡不再以军事为诉求,成为日常的行政编制,且在县之上。嬴政的郡县制与以前的县、郡完全是两码事,事实上,嬴政的郡县制一直沿用至今,郡相当于省,名称换了而已,本质上并无区别。

嬴政的郡县制体系严密,显然筹谋已久,李斯在其中贡献良多。每个郡设郡守、都尉和监御史,互相牵制,官员管理的地方并非他们的封邑,而只是办公场所。各郡的军事武装隶属朝廷,不是私兵,换句话来说,郡守动用军队需要中央批准。老百姓的“福利”来了—他们成为崭新的“黔首”。这其实是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古有黔刑,即在脸上刻上黑色的印记,秦治下的百姓全都成了潜在的罪犯。如果你胆子大敢抗议,秦朝的新闻发言人将会告诉你,秦崇尚黑色,黔首就是黑脑袋,恰恰是对百姓的尊重。皇帝都穿黑礼服,为什么你的脸不可以是黑的?听了这样的解释,你才懂得要不要脸不重要,要命才是关键。管他黑头白头,能张口吃饭的头就是好头。

秦始皇接着下令收缴民间所藏的武器,汇总运送到咸阳,熔毁后铸成大钟和大钟们的支架,剩下的材料用来搞大型艺术雕塑:十二铜人,每个逾千石,放置于宫庭之中。(444)

日期:2020-05-23 10:05:43

能容得下如此巨大十二铜人的宫庭该有多大?很大、很大就是了。有人想象不出有多大,便想当然地说这些铜人是放在山顶上,目的是为了迎接外星人的到来。这种说法很不负责任,但我蛮喜欢,欣喜中国科幻小说的春天到了。化兵器为钟与雕塑,并不能说明秦始皇爱好和平、音乐与造型艺术,其“质朴”的用意是我可以打你,但你打不了我,哦耶。

秦始皇的另一举措是统一度量衡,这确实提供某种程度的便利,但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大的功效吗?众所周知,“落后”的美国仍使用英制,而非公制,似乎也没多大问题。不就是换算吗?如果一个人连换算都整不明白,那么等他从黔首变成白首时照样什么都不懂。

人们对“车同轨、书同文”都比较熟悉。“车同轨”即规定车子两轮间的距离相同,同时道路的宽度也统一了,就像现代铁路的轨距有国际统一标准。“车同轨”其实并非秦始皇原创,是春秋时代的大牛人管仲首先提出来的,或许齐国的车辆交通有统一标准(当时齐国物力雄厚,地域面积有限,有可能做得到),但其余诸国则没有。“车同轨”的政治符号意义也许大于实际功效,表示天下大一统,其实以当时落后的生产技术与物质条件,在全国各地兴建标准统一的道路不现实,顶多搞出几条面子工程的大道来—秦始皇巡视天下时,豪华车队定是沿着那有限的几条大道逶迤而行,乐队唱着“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东又转皇后大道中”,秦始皇爽得要死要活,别人的死活他没有精力去理会。(445)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