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37节

热门小说推荐

那个PDA,我好奇地摆弄了几天,后来带着出差两次后,发现功能有限又不好用,根本不是我想要的,便打入冷宫再不亲近。虽然不过是几千块钱的小玩意儿,可这次不听劝冲动消费的行为,却成了张骏后来拎出来劝阻我再次冲动消费的经典案例,屡试不爽。

国庆假期,我们又在上海团聚。这一次,张骏带我去了上海的最高点也是唯一的一座山-佘山。也算小有见识的我们,自然不会拿上海的地理特点和佘山去跟我们新疆的天山和其他各地名山去比较,我们只想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来到上海这难得的一处郊外山野,放松身心。山脚下有一处户外运动场所,其中有一截空中木板索桥。我和张骏依次从索桥上走过,故作惊险地两手扶着两边的绳索,一边自己左摇右晃,一边假装站不稳迈出腿无处落脚。两个三四十岁的男人,瞬间变成了七八岁的疯孩子,玩儿得不亦乐乎。我们登上山顶后,参观了已有百余年历史的上海天文博物馆和天主教圣母大教堂,感受到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宗教文化,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烙印和影响。

虽然2007年国庆节后的记忆都模糊了,但有一件对我和张骏共同的未来产生实质性改变的事情,从那时候开始萌芽。随着我们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业务不断发展、队伍不断壮大,公司总部从北京迁往上海的计划也在一步步推进。那时,我向成都公司的领导提出,由于个人生活原因,希望将来能调到上海公司的意愿。成都公司领导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是需要等合适的时机向总公司和上海公司领导提出,叫我不要太心急。我激动地把这个向好的消息告诉了张骏,张骏也是欢欣鼓舞,感觉我重回上海、我们真正团聚的日子,应该不会太遥远了。

日期:2016-10-25 12:03:10

五十九.回忆•躲过512惊魂

时光飞逝,到2008年4月,我已经在成都工作生活整整四年了。此时,成都公司的领导已经将我要求调往上海公司的意愿,跟总部和上海公司领导沟通过,得到了一致认可,同意我在三季度末前往上海。终于要苦尽甘来了,我和张骏欢腾雀跃!

激动之余,我万分感谢成都公司和其他领导的厚爱与成全,要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来回报。4月里,我们就定下来,5月中旬我和成都公司的领导,一起到广州等地,陪同来华的国外合作伙伴访问在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几家客户。5月12日当天早晨,我们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上午就到达广州,在约好的地点与当地客户和从国外赶到的合作伙伴汇合了。午饭后,我们一同前往位于番禹的一家工厂访问交流。先是参观了车间,然后我们在会议室坐下来交流。刚谈了一会儿,坐在我旁边的成都公司领导手机忽然响起,他瞅了一眼来电显示,然后向大家致歉走出会议室去接电话。就在我们其他人继续交流的时候,领导推门进来,满脸急促带着哭腔对我说:“韩彬,成都地震了,我老婆打电话过来,说是很厉害,很害怕!”

我一看领导如此情绪失控的样子,感觉应该是地震比较厉害,赶紧向在座的客户做了翻译解释,并且告诉他们,因为领导的妻子怀孕几个月了,一个人在成都,所以他才如此激动焦急。大家一听,虽然不知道事态如何,但也都纷纷安慰我们领导,既然他妻子打电话过来说明人是安全的,不要太担心。于此同时,我赶紧打电话给成都的同事询问情况。经过好一阵反复拨号,终于打通了一位女同事的电话。同事以惊魂未定的语气,向我描述了两点半左右突然发生的强烈并持续的地震摇晃,以及办公室同事们和整个写字间的人是如何惊恐仓皇地从楼梯间逃向地面跑到马路上躲避。好在,从她的描述得知,虽然摇晃明显、震感强烈,可是在马路上看,倒是没有房屋倒塌的现象,感觉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我一边把同事传来的信息告诉旁边的领导,好让他不要太过焦虑,一边把领导的担心转达给同事,请她和司机赶紧赶去领导的公寓楼下,去安慰和帮忙照顾他怀孕的妻子。

无心工作的领导,决定立即赶回成都去找妻子,托付我带着国外合作伙伴完成后续的访问交流工作。匆匆与大家道别后,万分焦急的领导便奔赴机场,赶最早的航班飞回成都。事后得知,后来成都双流机场一度限流和关闭,无法乘机进出成都。要不是领导当时立刻赶回,恐怕就得等好几天后才能飞回去。

由于白天还要继续工作,我是直到当晚工作和晚餐结束,到了酒店房间打开电视,才得知这次地震有多严重。当然,也得知成都市区不在震中破坏范围,虽然震感强烈却几乎没有什么破坏和伤亡,我在成都的同事和客户们应该都是安全的。我打电话问候了领导、同事和很多客户们,听他们描述各自当时的状态和惊恐,和他们对我早晨飞离成都得以躲过惊吓的感叹。我只能安慰他们平安就好,却觉得任何语言那时候都显得很苍白无力。我没有他们的感同身受,没有今晚该睡在自家床上还是睡在马路上帐篷里的焦虑,也没有到超市发现食品、饮用水和所需物资被抢购一空的窘迫……

张骏知悉我出差的行程和实时行踪,所以没有因大地震对我产生担心和牵挂,但却和我,还有每个有血有肉有同情心的人一样,关注着大地震的消息,不时和我交流。我也收到了很多在新疆和各地的家人朋友的关心和问候,心里感动又温暖。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陪同国外合作伙伴从广州到了上海,又到了北京,拜访了另外几家客户。周五,我们在北京机场道别,他们回国,我去上海。那几天了解到地震灾区破坏伤亡严重,全国都已经投入到了积极救灾的行动中,许多令人痛心的伤害和令人感动的事迹不断被报道,举国关注。而成都传来的消息是,公司领导已经护送怀孕的妻子飞回了国,当地同事和客户们则基本与家人留守成都,很多外地的客户们则已带领家人撤离了四川。我们的业务处于停滞的状态。所以,我想与其周五赶回成都,不如先去上海,周日再回成都。

到了上海,见到张骏,我们百感交集,无限感慨。原本知道了我可以在秋天回到上海和张骏团聚,可谓心想事成,那么剩下不到半年在成都的时光,该是多么愉快和惬意地度过。可怎料到突然发生了如此重大的灾难!虽说成都市区并未受灾,但毕竟离震中不算远,震感强烈,又余震不断,工作生活还是受到了巨大影响,人心惶恐,寝食难安。而我,无论从工作和道义角度来说,都不可能在外滞留不归。领导不在,作为业务主管的我,就更需要和成都的同事和客户们在一起,凝聚信心,彼此鼓励,站好剩下不到半年的最后一班岗。我虽然不是军人战士,但是绝不能在这时候,在亲密相处了四年的同事和客户们面前,当逃兵。更何况,成都市的确没有受灾,反而是举国救灾的安全大后方、大本营。

地震后头几天听说,成都的帐篷都被抢购一空,但到了这个周末,得知同事和客户们都已经买到了帐篷不再需要了。张骏便陪同我在上海的超市,给我自己买了一只帐篷,以备回成都后露宿之需。5月18号,在大地震过去六天后,我与张骏在上海道别,飞回了成都。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