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 包森、白乙化、李红光、赵一曼、李海峰等、姜克智 075、南满抗日先驱者——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参谋长李红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932年春,在通往吉林省呼兰镇的崎岖山路上,出现了7个骑马人。他们走出一道山口时,最前面的那匹黄骠马,一声长嘶,减慢了速度。李红光就骑在这匹马上,他勒住马缰,眺望远处山脚下呼兰镇内上升的炊烟,招呼6名战士:“目的地快到了,就在这里换换打扮吧。”

他个头不高,面庞清瘦,眸子很亮,那线条分明的嘴角,为他平添了一分早熟和刚毅。他于1910年出生在朝鲜京畿道龙任郡丹洞的一个贫农家庭里,1918年,正在读书的李红光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随着父母来到中国吉林省伊通县。李红光咀嚼着受奴役受压迫的苦味渐渐长大了,对家人说:“我们朝鲜祖国沦陷了,第二故乡中国也受日本鬼子凌辱,此仇不报我愧对这两个祖国啊!”1930年,李红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斗争。“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奉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组成磐石县第一支抗日武装——由他任队长的7人“打狗队”。

看看日头快要落山了,李红光换上一件羊皮袄,又拿了顶旧毡帽往脑门上一扣,袖着手吆喝道:“狗皮牛皮黄狼子皮,好皮色卖个好价钱,家有存货别耽搁,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李红光牵着马,带着几个伙计打扮的战士,朝山下走去。他们要去的呼兰镇,是吉林省中南部半山区磐石县的一个重镇。日伪军在那里建立了一些所谓“保民会”,扶植当地的汉奸恶霸在村屯中筑土堡,设路障,公开杀害共产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群众骂他们是“二鬼子”、“日本人的狗”。李红光组织的这支“打狗队”,就是专门对付这些“狗”的。这天夜间,他们把呼兰镇几条“狗”捉住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