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辑 时代的反思 中国今天最需要的是信仰和法治——重新发表《中国人缺少什么》的作者附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是一篇旧文。我于1999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校用这个题目做讲演,根据讲演内容整理成此文,最早发表在《粤海风》杂志2000年第1-2期上,其后又收在散文集《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和《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中。最近不知谁把此文贴到了网上,遂被误以为是我的新作。刘梦溪兄有意在《中国文化》上刊登,嘱我略做修改。近十年前的旧文,我觉得不好改,就做一点儿补充吧。

清末民初,在西方哲学的引进中,王国维和严复是最重要的人物,分别为引进德国哲学和英国哲学的第一人。在我看来,西方哲学的精华有二:一是形而上学,即对终极真理和终极价值的关切,奠基于古希腊,近代以来集中体现于德国哲学;二是个人主义,即对个人价值和个人自由的尊重,奠基于古罗马,近代以来集中体现于英国哲学。西方因为有形而上学,形成了认真对待知识和信仰的文化传统,因为有个人主义,建立了以保护个人自由为最高原则的法治社会。检讨中国传统文化,若以西方为参照,以普世价值为尺度,最缺的也正是这两样东西。由此可见,王、严二位都是极有眼光的。

在上文中,我以王、严二位接受西方哲学的不同取向和遭遇为例,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实用品格。我的立场是同情王国维而批评严复的。现在我仍基本坚持这个立场,但对严复多了一些肯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