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远四下观望,见门窗关得很严,可他也觉得房中的确有些冷,不知道是不是卓尚书的冤魂正在此地徘徊,想要找他们伸冤。
马远想到此处打个激灵,连岔开话题说道:「大人刚才是怀疑郑县令牵涉此事?我看那郑县令挺圆滑一个人,应该不会主动卷入这摊浑水吧。」
肖华飞道:「他刚才办错一件事。你没发现他少问我一句话?」
马远仔细回想刚才与郑俊怀见面时的情形,摇头道:「他没问大人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因此大人对他心生不满?觉得此人有些虚情假意,并不是真想邀请大人欢宴?」
肖华飞被马远逗得哈哈大笑,用手点着马远说道:「马老哥是真没看出来他的破绽,还是纯粹想逗我开心啊。」
马远笑着回道:「属下见大人心中郁闷,便想逗大人开心一下。」
「那你说说吧,你觉得郑俊怀哪里不对劲,看看咱俩想的是否一样。」
「郑俊怀刚才所言看似心中无愧,做事都是从公事角度出发,实则是将一切责任推给下属。他还故意在我们面前打了马虎眼,说要追回信使,想要把自己摘出去。属下觉得这是心中有鬼的表现。」
「你说得有道理,他追回信使那些话无非是想逼我们向他亮明底牌,看看我们到底有没有抓到什么证据。不过这些也说得通,出来当官嘛,谁也不想担麻烦事,这点本官倒也理解。」
「那大人觉得他还有哪里不对呢,他对大人比齐大月那家伙可殷勤得多,晚上的安排也算周到。大人总不能因为他礼数周到,比其他文官对我们高看一眼,便怀疑他吧。」
马远觉得肖华飞可能有被虐的倾向,当然影龙卫所有人都有点这个倾向,因为过去和文官们斗得太久,以致于彼此都不拿对方当人。
谁要是给了对方笑脸,基本可以认定为非奸即盗,大家见面相杀才是常态。就像齐大月骂肖华飞奸佞,肖华飞便要揍齐大月板子一样。
如今郑俊怀面对肖华飞时的相处方式,对于影龙卫来说很是另类。
肖华飞道:「马大哥没有留心到郑俊怀忘了问我们为何来得如此之快吗?他的信使尚未出发,我们已经抵达保宁县,这点在一个县令看来不稀奇吗?他到底有没有怀疑我们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呢?我们眼前所有这一切,难道不是早就准备给我们看的吗?」
「大人是说郑俊怀早就猜到我们会来,所以才收走茶杯,看管好老仆和护军,并且暗中灭了医生与仵作。他抹平一切痕迹就等着我们什么都查不出来,灰溜溜的滚回京城去。」
肖华飞点头道:「虽然我已严令保宁县的影龙卫保住那名医生,但我觉得那最先见到卓尚书尸体的那名医生已经死了,或是根本找不到了。」
「可这样做不会更加引起大人的怀疑嘛,属下觉得郑俊怀这样做不是明智之举。」
「马老哥也在官场这么多年了,难道还不知道官场中的是非黑白,全凭一张嘴吗?京里发来的那个心正二字,其实是在告诉本官,只要我认为是对的,只要是对陛下与朝局有利,我便可以凭心行事,随意去做,至少眼下上面不会追究。」
马远犹豫半晌,终于咬牙说道:「属下斗胆劝大人多想一想。若是按上面的想法办事,可能...可能不得善终。」
肖华飞叹道:「呵呵,马老哥别以为我年纪小看不出来这些,不过我还是很高兴,马老哥能和我说这些心里话。若是我炮制证据,一切又很难做扎实,只要被文官们抓住一点漏洞,就会反噬自身。到时本官与马老哥,还有米吴二人,恐怕都要脑袋搬家。马老哥有没有听说过,最是无情帝王家。」
马远很想和肖华飞解释,那句话是专门说皇子,皇孙的,应该和他们没有多大关系。不过想想他们在保宁县面临的处境,以及重熙皇帝喜怒无常的性格,这句话又显得极为合适。
肖华飞用力拍拍脸颊,对马远说道:「算了别想那么多,咱们当狗腿子的,就要有当狗腿子的自觉,先把眼前的事应付过去再说。」
肖华飞起身带着马远向米富贵那边走去,他心中总觉得齐大月与其仆人表现得很不正常,说不定能榨出点有用的油水。
京城的官场当中根本藏不住任何秘密,卓尚书含恨自尽的消息不胫而走。
礼部的官员们已经发动起来,准备得到保宁县那边准确的消息后,就立即上书朝廷,要求皇帝把卓尚书的灵柩迎回京城,并且要在京城的卓府中隆重发丧,以示哀荣。
京城中到处流传着卓尚书因被奸臣迫害自尽离世的谣言,街头上的茶馆与酒肆当中到处是窃窃私语的人群。
太学中的学子们更是自发的穿上素服,走上街头开始宣扬起卓尚书为国操劳一生的功绩。
随着太学生们的上街悼念,京城一些街道上的人群开始聚集起来,虽然京城百姓对卓尚书基本没什么印象,可是百姓们爱看热闹的性格已经深入骨髓,让他们觉得此时的火热场面,比过年时来得热闹。
小商小贩们也开始追逐着太学生们的步伐,跟在后面做起生意。
太康城中的地痞无赖们也加入这场狂欢,趁着这个机会浑水摸鱼,一时间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的衣服可就遭了殃,指不定穿过人群时便会在身上多几个黑乎乎的手印。
一时间盗窃,抢劫等暴力案件频发,顺天府门口的鸣冤鼓已经有人在排队告状。
太学生激昂的宣讲声,小贩的叫卖声,女子偶尔发出的尖叫与咒骂声,让凛冬下的太康城呈现出病状的喧闹。
顺天府多次向卢丞相上书告急,单凭顺天府那几个衙役无法维护京中治安,而五城兵马司这些半军事化组织,不知为何迟迟不肯出力,京城中治安越发败坏,重熙皇帝已下旨申斥两次,依然不见任何效果。
重熙皇帝无奈下只得谕令影龙卫出动,命其纠合不法,稳定京城局势。
影龙卫军士们开始穿上黑衣带上面纱,打开官衙大门,以十五人为一小队上街巡逻。
此举没有让百官们臣服,反而越发激起了百官的愤怒,有些官员开始休班告病,实则离开官衙以后便开始四处窜联,暗中密谋对策。
在重熙皇帝来看,这已经是给文官面子的无奈之举,皇帝没有让京营上街就是最大的让步。
影龙卫的巡逻有效地防止的地痞无赖的骚扰行为,但却没法阻止太学生们的悼念活动。
而且这些太学生们中间,还有很多换上文士服的年轻官员参与其中,这也给影龙卫的治安任务增添了更大的困扰。
如果是在二十年前,他们敢当街动手驱散这些闹事的太学生,可现在影龙卫委屈得太久,当小妾已成为习惯,还真不敢对着学生与官员们动手。
日期:2022-10-30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