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3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0-10-30 00:14:26

后来的博弈结果也是这样,凭借地缘优势,楚国切入了宋、郑两国之间,甚至越过济水,渗透入了西河济平原。而晋、齐两国在分别搞掂了河内地区以及东河济平原后,也先在南河济平原与其他两国交火了。相比之下,一直没有控制住鲁国的齐国,尚没有能力把手伸入中原腹地。所以为华夏诸侯反击楚国的重任就落在了地缘形态更占优势的晋国肩上(相对于进入中原的难度来说)。

最终将楚国挤压回淮上地区的,已经不是春秋之时的晋国,而是分家后各自壮大的三晋了。如果将三晋放在一起来看,所控制的土地和地缘实力无疑比当初的晋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包括外围地区的中原地区,三晋也已经彻底控制了河内地区和洛阳盆地(包括伊、洛河中上游山地),并在西河济平原,与中原腹地接壤的部分占据了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三晋中与中原地区有直接地缘关系的韩、魏两国,再也不会满足于将仅仅将中原腹地作为争霸的战场,而是希望实实在在的,将这片肥沃的土地纳为自己的国土。

从进攻的方向来说,韩国所主要应对的是实力相对较弱的郑国,经过春秋无义战的洗礼,吞并这样的同族兄弟已经不会让大家感到不安了,而魏国则发动了对楚国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结束后,韩、魏两国的地缘结构也受到了重大影响。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韩国迁都新郑,将这个郑国都城变为了韩国新都(前375年)。而魏国则在济水之南,现在的开封境内,建立他的新都“大梁”城(前361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