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8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那六祖刚见五祖时上来就说“弟子自心长生智慧”就是上根利器,上来天生自心明照之力就很强,也就是说这人虽然没文化、不识字,却极有意识,要是踢球去门前抢点好,要是搞平面设计创意特多……。

实际上,念佛等等的功夫就在做这样一个拔云见日、抽刀断水的事情,云薄乃至云开的当下,心性的慧日自然当空而照,慧日本具,明照自有,只是乌云遮障而已,这也就是定能生慧的自然反映。行者的心静定一分,尘垢自然剥离一分,清澈自然明现一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下说这文章能引你静定是能给予你的最大的礼物。能吸引你看进来,并得到静的感受,我的任务,我最最基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后面,你慧日本觉的老师,你内在真正的老师就开始被唤醒,接手了,你自会寻找,想不上“贼船”驶向彼岸也不可能了。因为你闻到了彼岸的香气,因为你、每一个人本就是来寻那香气的。

好,正好看到一段曾子著的《大学》,以资佐证。大学,大人之学,成才成栋梁的学问。就是无论普通百姓达官贵人皇帝老儿,你要想成为有意识的真正的大人,都得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注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是第一步。那怎么明怎么得到呢?清清楚楚写在后面——止→定→静→安→虑→得。心静下来了,就有佛法所说的“止”与“定”,定能生慧,智慧就出生了,也就是佛法所谓“观照”的这个“虑”字。大家看,“静”与“虑”合起来是什么,你会惊异地发现是“静虑”一词,也就是禅一词的汉译。这又一次说明问题了吧,几千年前的古代圣贤彼此毫无沟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怎么会不约而同地选用了同样的词语表述。怎么不同的人种都有人类共通共同的情绪与智能体验。(有意思的是,我也是刚刚修改续写这段的时候自然推导到的“静虑”一词。注意,虑不是普通的思虑、思考,而是静定中的智慧观照,即佛法所谓的正思惟,或者觉知、观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