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河阴之变差点要了魏收的小命,那个惊心动魄的一天,使他刻骨铭心,所以他对这次屠戮的主使应该是恨之入骨。他在替北魏节闵帝做的《讨尔朱文畅等诏》中写到:自永安失驭,天下横流,尔朱宗属,分割海内,不臣着于远近,社稷倾于旦夕。苍生荼苦,冠带寒心。……故天柱大将军所有诸子,实惟逆徒,论之刑典,义不蠲免。尸腰斩,孰曰非宜!”但对于元鸷,魏收却称他:有武术、木讷、少言、性方厚。但如果没有他那句“鸷与荣共登高冢俯而观之”的话,谁也不会怀疑到一个性方厚的人竟然可能是河阴之变的主谋!我无法断定魏收是聪明还是傻,就像无法断定元鸷是厚道还是奸诈一样,还是智者见智吧!

但果真如此的话,一些人的死似乎是无法解释的。其中包括“与庄帝有姨兄弟之亲”的王遵业、王延业兄弟;开中北城投降的郑季明;献河内跟随南下的李遐;此后在元子攸面前红得发紫的杨侃的叔父杨暐。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人的死有些是意外,有些可能却是刻意而为,例如李遐,他的家族在这次屠杀中损失惨重,见于史书中的就有六位之多,这是否是因为他们与元子攸关系密切,尔朱荣为称帝故意在扫平障碍之举呢?王遵业、王延业兄弟也相似,他们正在服丧,本不应该来,是元子攸为此没有通知他们而造成的意外,还是出自尔朱荣的阴谋?郑季明虽然有献城之功,但他是否为被迫之举,我们无从考证,但从郑先护得以保全,而且受到元子攸的器重来看,他的死可能并非意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