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不知生命的美好,怎能体会到死亡的安详?悼亡的哀恸和思念的绵长,正来自婚歌恋曲中的幸福时光;没有《扬之水》的欢欣喜悦,没有《绸缪》的喜不自胜,怎又演绎出《葛生》的悲痛欲绝?

一个民族对生死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这个民族在千秋岁月中的命运。一次次走过劫难和坎坷、绵延了四千年的华夏民族,她的生命历程与她早年形成的生死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民族自然也不能免除对死亡的忌讳,但它相对从容许多。华夏先民没有像古埃及人那样费尽心机钻研灵魂复活的方法和肉身不朽的技术,也没有像古印度人那样将生命投入生死轮回的期待。在佛教意识还没有传入中国的时候,我们的先人都会默默接受终将归于尘土的宿命。他们在哀恸和思念中告别了亲人的魂灵,冥冥中感到他们将去往另一个并行的、却不能触及的世界。所以,我们的民族有“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祭祀传统。有人说,对父母祖先的祭祀是孝道的延续,对伴侣的思念是感情的延伸。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但死去的人不会离开我们。有时候,某些游牧民族因为严酷的生活环境,不得不流传下了轻老弱、重壮力的习俗,这时候,我就很庆幸我所生长的民族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文明。他们不会因为生活的恶劣放弃祭祀的虔诚,不会因生命的逝去就割断与他们的联系。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就是让华夏民族延续千秋的秘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