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6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安汉公王莽又征求全国精通儒家学派经典六经中的一经的,而且教授弟子十一人以上的经师,以及藏有散失的《礼经》、古文《尚书》、天文、图谶、音乐、《月令》、《兵法》、《史籀篇》文字,通晓它们意义的人,都前往公车衙门,接受朝廷的聘任。

安汉公王莽网罗全国具有卓越才能的士人,集中来到京师长安,前后数以千计。

安汉公王莽让他们到朝廷上记录他们的学说,打算让他们去帮助订正流传的错误,统一各种分歧的说法,做出文化史上的盛事。

一时,全国轰动,士人及学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前往京师,寻找仕进的机会。

“太学”一词在西周时就早已经出现,《大戴记?保傅》记载说:“帝入太学,承师问道。”

西周的太学又名大学,天子和分封诸侯均设有太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辟雍和泮宫亦如宫廷的设置,君王和贵族们常在这里举行祭祀、宴会、选拔武士,议定作战计划等。

打了胜仗,还要到这里“献俘”、“告功”。

到了汉代,太学独立分化出来,成为专门传经授业的学校。

西汉的太学,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官办的中央最高学府。它的出现,不仅延伸了中国殷周以来的教育体制,而且构筑和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网络交织的教育体系。

汉武帝采纳大儒董仲舒提出的文化教育政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设了五经博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