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孙子云:“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指的是对于得而无利,舍而无害的城池不要去进攻;对于破而无利,弃而无害的军队也不要去进攻,避免无谓地耗费自身的兵力与士气,不执著于一城一池的得失,着眼于大势,集中力量,占据战略要地,借以掌控全局。这一作战理念正是孙子“舍得”哲学的体现,有所舍才能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更好的有所为。《三国演义》中,对于战争的描写侧重于策略,甚至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述指挥者仅仅通过计策的博弈和时局的判断,就可以使得敌人卷甲撤兵甚至四散奔逃,细细地体会这实际是完全不可能的,而非真实的战争。战争不是摆积木,做算术,谋略固然重要,但执行起来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勇气和耐心才能够成功,秦国若想统一天下亦是如此,必须打赢几场具有战略意义的战争不可,甘茂所指挥的攻取宜阳之战就是其中之一。西方军事学中将这类战争称为“必胜战役”(MWBs,Must-win battle),这几场战役就是“城有所必攻,军有所必击”,先前的“不攻、不击”也正是为此时作准备,积蓄更强的兵力与士气,将自身的战斗力在关键的地方爆发出去。战前,甘茂进行了大量的外交活动,争取有利于己方的外部形势,但对于宜阳之战这样的攻坚战来说也不过是侧面的帮助,其率领秦军与韩守军进行了近一年之久的鏖战方才拿下宜阳城,正是说明了这一点,任何的外交斡旋和奇谋妙策最终均要借助于沙场决胜来实现。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往往是在几分钟内决出胜负的,但你也得有坚持到最后的能力,才能够谈得上去取得成功。秦军占领宜阳要地,打通了秦军通往中原的战略通路,为日后中原争霸所需的兵员与物资的运输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此外,秦国掌控宜阳,也打开了周都洛阳与韩都新郑的门户,进而控制周天子和韩国,从地缘上中分天下,山东诸国的合纵阵线更加难以形成,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