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84节

热门小说推荐

近五十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人口结构经历了从年轻型向老年型的转变,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口总规模急剧膨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根据有关专家的测算,下个世纪前半叶,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大体要经历两个阶段:从2000年到202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4亿,占总人口比重将上升到16.6%,人口老龄化继续加速发展;从2020年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上升到4亿多,占总人口比重将上升到26%左右,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高峰。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本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我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下个世纪前半叶,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

日期:2012-02-04 00:11:24

“人口问题是威胁世界的丨炸丨弹。”

原作者: PHILLIP LONGMAN 外交政策网

是的,但这个人口问题是说老年人。就在不久前,我们就被警告过,全球人口的上升最终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饥荒。

保罗·厄里奇(Paul Ehrlich)在1968年出版的畅销书《人口丨炸丨弹》(The Population Bomb)中写道:“无论现在作出任何努力,数亿人还是会在在70年代和80年代中死于饥荒。在这段时期过后,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世界死亡率的持续增长。”在他看来,1960年世界新生人口的膨胀会一直持续,直到大规模饥荒的来临。但毫无疑问,厄里奇预言的大灭绝却并未发生。

相反,当今全球人口的增长率,已经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2%骤降了一半。而许多国家新生儿的数量也不足以避免人口下降。地球上人满为患已经不再是人口学家的首要顾虑了。现在,问题是人太少了。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数据,在未来40年中,世界人口大约会从当前的69亿人增长三分之一,到91亿人。但这阶段内的人口增长形式却并非往常那样,是由出生率推动增长的。在世界出生率暴跌的今天,维持人口增长的,是数量日渐增多的老年人。

实际上,到本世纪中叶,全球5岁以下儿童人口预计会下降4900万人,同时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则会上升12亿。世界变老的速度怎么就这么快?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都过上了优厚的老年生活。但这些老年人却大多数是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中出生的。从上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由于卸甲归田的老兵急于追寻失去的时光,美国和西欧都见证到了出生率的戏剧化增长。在60年代和70年代中,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也经历了婴儿潮的洗礼,但原因却和发达国家大相径庭:新生儿和儿童的死亡率大幅下降。全球婴儿潮的年代自然会造就老年人口膨胀的后果。在今日的西方,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飞速上涨,再过二十年,我们就会看到80岁以上人口数量的爆炸性膨胀。而世界其他地区也会在未来几十年中先后步西方国家的后尘。

世界婴儿潮的回声最终会逐渐消逝。在这之后,由于出生率的持续下降,人类将面临及其现实的未来,即我们人口的下降速度会与当初增长时相当,甚至更遭。俄罗斯人口就已经比1991年时下降了700万。至于日本方面,如果日本妇女平均1.25的生育水平保持不变的话,那么2959年便是最后一个日本婴儿的生辰。澳大利亚年轻女性告诉调查者说,她们理想中的家庭规模,是不到2个孩子;这个数字足以弥补她们自身的老去,但却对伴侣同样的衰老于事无补。根据《自然》杂志最近发表的研究文章,到2070年时,世界人口继续下降的几率是50%。而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150年时的人口或许只有今天的一半。

这种未来听起来似乎十分诱人:由于人口的减少,交通、住房、教育压力会大大减轻。但在憧憬之前,还是小心为妙。------------------------------而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150年时的人口或许只有今天的一半,经济学家茅于轼对中国人口的预估计算是300年后,中国大陆人口数量3000万,也就是说,13亿中国人的数量会 衰减至 3%,97%的人口消失了。这真是人类大崩溃啊,想想吧,

100个人消失了97个,这是什么样的数据啊,震撼

欧洲,美国,亚洲,俄罗斯,包括南美,甚至印度到了2050年也面临老龄化问题,非洲好些,估计要2100附近才面临这个问题,但是最终全人类都会面临人口 大崩溃的问题的,这种崩溃是不可以逆转的,不是政府宣传就能见效的啊,那些增加人类人口的措施只能也只会是暂时的,最终人口会衰减下去的,直到不能够在维持人类生存。

人类几百万的历史上,生产力提高通常伴随的都是人口的增加。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情况悄悄的发生了改变了,

通过初步的建立1个长期的人口学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全球人口1000年后下降为1亿是非常可能的,2000年后为数百万,中国那个时候大概也就是100万人口。

每个中国的城市平均1000人,寿命至少120岁,机器人产业高度发达,帮助人们工作。

之后人口继续衰减,中国大陆人类及全球人类大概会消失于7000年之内,也就是小于人类目前有历史记录的时间。

假如进化不出人工智能,则一切文明皆消失,假如有人工智能进化出来,则保留文明于太空冬眠,这跟没有保留文明一样的。

日期:2012-02-04 00:51:33

“西方世界会被人口问题毁灭。”

原作者: PHILLIP LONGMAN

或许是这样,但亚洲的前景更加糟糕。那些鼓吹“亚洲世纪”即将到来的人们却并没有看到这一地区正在高速进入老龄化时代。上世纪80年代由于劳动力萎缩而深陷“失落的十年”的日本似乎也难逃厄运,反而成为了亚洲人口问题到来的前站。韩国和台湾的生育率在同地区中的生育率最低,在未来15年中,其人口会继续减少。新加坡政府也对本国新生儿匮乏的现状忧心忡忡,不仅出台了向妇女提供了“婴儿奖励”(新加坡政府规定,生育第一和第二胎的妇女每次会得到大约3000美元奖励,生育第三胎和第四胎每次会得到大约4500美元奖励)、带薪产假及其它鼓励生育的政策,甚至还出资启动了一系列速配活动。

由于支持儿童的减少和女性劳动力充足,中国目前还在享受着出生率下降初期所带来的各种经济利益。但鉴于其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和异常低的生育率,中国正在迅速转向人口学家称为“4-2-1”的社会,即独生子女需要承担起双亲和祖父母辈的养老责任。

亚洲在未来几十年中,还会被女性人口奇缺拖住后腿。世界人口第一大洲即将面临早期美国西部一样的畸形性别比例。由于选择性堕胎,中国男孩的数量要比女孩多出16%,据此形成的数千万“无婚男性”会通过其他方式发泄体内过剩的利比多,造成社会动荡。印度的性别比例不平衡也几乎达到了同样水平。同时,印度南北出生率的巨大差距(印度南部主要为印度教教徒,而北部多为穆斯林教徒)也会导致民族矛盾上升。

从来没有哪个社会会像当今亚洲一样经历如此迅速的老龄化,也没有哪个社会会像当今亚洲一样出现如此畸形的性别比例。所以预测亚洲的未来并不能单单从历史出发。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亚洲是世界上面临人口压力最大的地区

日期:2012-02-04 01:14:59

假如有看官看到了第11页,看见世界面临的人口老龄化人类衰减问题,可以回头想想温伯格这位物理学家的观点,高级文明是衰老的垂死的文明,

是多么的深刻啊,温伯格不是人类学家,是物理学的泰斗,但是他看到了这1点,几十年前就提出了这1个观点,但是给美国科学界,社会一通怒斥,说他政治不正确,呵呵,他不敢多说了,可是,一切正如他预言的一样发生了,

当我们对世界认识越深刻,这世界就越索然无味,这个世界越是显得可以理解,就越显得没有意义。---------------------温伯格

进化的意义已经丧失了,长期停留在原始社会不见得是件坏事。

你或许会说,原始社会非常糟糕,寿命短,缺少衣食,为什么还要说人类长期停留在原始社会不一定是坏事呢?

归根结底,原始社会虽然糟糕,人类非常愚昧,可是,这种看似糟糕的落后的社会却符合了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的生存原则,新陈代谢更新迅速,动物的野性保留得相当强。落后野蛮可充满了活力。愚昧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活力之源。

想想霍金给生命下的定义:

1堆幸运的基本粒子的聚集体

这就是生命的本质,当人类对生命理解如此之深的时候,当生物学家WINTEL 2010年制造出第1个人工生命的时候,文明必然会衰亡的,生育率必然下降而且不可逆转的,人类注定会消失的。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