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其实,这里面的问题,单从史文的字面上就有所显现。史文里提到“宁远去山(十三山)二百里”,这就说明宁远实际上距离十三山是很远的。而笔者在查阅地图之后更是发现,十三山和宁远之间,居然还有两条大河相阻隔(大凌河、小凌河)。这么一来问题可就大了,因为在隔着两条河的200里外仅仅驻扎5000人,那能算是策应吗?典型的见死不救还差不多!

200里路,外加两条河,对于十三山的难民来讲,别说是逃命,就算是单纯的徒步跋涉,也非常具体,严格的说,简直就是铁人两项赛(跑路+游泳)。而如果过河又没有船只,一路上还有被劫之险的话,那铁人两项赛就直接变成生死大考验了。

另外,那时候也没个电报、电话之类的通讯工具,几百里外有5000人据守鬼才知道。即便有十三山的难民千辛万苦逃回来看到了袁县令,那他们还会又折返跑的回去报信吗?谁有那个体力和毅力去完成一个价值不大的100公里往返跑?!

再说袁县令,您守在200里以外,中间还有两条河流阻隔,就算有人跑来投奔,那能算是你袁县令“策应”出来的吗?说出来也不怕人笑话!

综上所述,这所谓200里外5000人就能“以壮十三山势”一听就是书呆子的想法,非常符合孙老师和袁县令的风格,而王在晋是老江湖了,能看得上一帮书生叽叽喳喳的比划吗?能跟他们比划到一起去吗?所以,正常情况下,王经略是不可能理会他们的,而这帮书生的比划也多半是要落空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