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高适既是讨伐永王的统帅,李白自然也就是他所讨伐的对象。李白的下狱是否

出于高的指令不得而知,他至少采取着作壁上观的态度,这在受者直等于幸灾乐

祸。因此,李白对高适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郭老认为,李白有《送张秀才谒高中丞》一诗,实际上是对高适的一篇《广绝交书》。从李白诗来看,郭沫若这一论断不无道理。有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由于“负气敢言”,遭到内臣李辅国等的谗毁,被解除兵权,留守东京。乾元二年(759),出为彭州刺史。同年年底,杜甫流浪到西川,依靠严武的帮助,建起了草堂,生活渐趋安定下来。高适从彭州寄诗问讯,馈赠粮食。上元元年(760),高适改任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刺史,杜甫从成都赶去看望。这时,高适年将六十,杜甫也将五十,他乡遇故知,短暂的聚会,更加深了别后的相思。到了上元二年(761)人日这天,高适写了这诗,寄到成都草堂,感叹岁月流逝,缅怀昔日的深厚友情。

诗首先从新年又来,想到两人又添了一岁,人生能有多少次过年?特别是老杜四处漂泊,自己也远离故乡,“遥怜故人思故乡”一句,叹友也是叹自己。年纪这么老了,还漂泊在外,不是很可悲么?因此,尽管外界渐渐露出春色,可是哪里有心思去欣赏呢?接着,高适发起牢骚来了,自己身离朝廷,在遥远的地方,哪能参与朝廷的决策?因此,常常忧心忡忡,思虑千般。现在老朋友之间可以互相联系,表达怀念,然而,到明年,我们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当初蹉跎岁月,几乎三十年,哪里知道此生长期漂泊在尘海里!可是,比较起来,我比你还算是好的,拿着二千石的俸禄,使我这个永远漂泊的人感到辜负了这么多的薪资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