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21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3-09-19 12:14:07

西摩尔绝处逢生,不过,他也是知道聂士成厉害的,并不敢放在武库主动进攻,就守在武库里进行防守,反正子丨弹丨炮弹打不完,就是伙食单调了一点。

而对于重新发起进攻的聂士成军来说,进攻的难度比阻截水路突然增加了许多倍,武库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天然碉堡,火力又无比猛烈,对方不计成本地打炮,聂士成亲自督促前军左路统领杨慕时发起冲锋,杨慕时部左营营官徐照德、中营帮带吕光烈、哨官王玉山阵亡,士兵阵亡过百,而始终无法进入武库内。

聂士成命令撤出战斗,先围住武库,然后派人飞速向裕禄请求增援。

事情果然如聂士成事先所料,此时的裕禄大人也是灰头土脸,聂士成分兵后,裕禄仍然在打炮,让“慈禧太后”去对付那些洋人,而大沽口方向的联军越来越多,分兵后的陈家沟防线越来越吃紧。聂士成正是得知这种情况后向裕禄求援,因为聂士成知道防线最终是守不住的,裕禄大人应该当机立断放弃攻打租界,与聂军合兵一处。

聂士成的思路非常清晰:此时困守在武库里的西摩尔军又相当于原来的困守在租界里的联军了,先合兵一处,全力攻进去,他们又是人质,即使一时不能攻进去,只要包围他们,吸引租界联军和大沽口联军前来救援,又是进行围点打援的大好时机。

那么为什么只能是裕禄前来合兵?聂士成就不能主动向领导靠拢在租界合兵?这是由3方面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紫竹林租界处于西沽和大沽口之间,合兵攻打租界则会背腹受敌,所以只能麻烦裕禄大人多走两步路,放弃租界,在西沽合兵。

战场上的形势是瞬息万变的,之前聂士成不同意分兵去打西摩尔,而现在又要求裕禄合兵来打西摩尔,看似前后矛盾,实质上却都是为了同一个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孤立无援之敌,并且要当机立断,把该放弃的通通放弃,迅速把胜势转化为胜果,伤其九指,不如断其一指,困其三月,不如攻其一月。

而这就需要统帅有一项基本的军事素质——灵活。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一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制定方针。

不过,我们知道,裕禄大人是没有这种素质的。他又没有同意聂士成的建议。作为官二代选手,裕禄平日里钻营的只是如何当官,如何媚上,如果升官。而这样的文官,偏偏要领导聂士成这样从战火里爬出来武官,以文驭武是朝廷的基本政策,聂士成也只好无奈了。

果不其然,陈家沟防线最终被突破了,大沽口联军成功开向租界,裕禄这时候才明白应该早点听聂士成的话,清军攻占租界的战机彻底丧失,而大沽口联军与租界联军合兵之后,开始有实力去解救西摩尔军!

与此同时,西摩尔也知道自己一直守在武库里也不是办法,于是他派出队伍中的一名情报人员,带着他亲笔写给租界的密码信出发了,聂军岗哨对洋人很警戒,但这个人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情报人员的样子——他是清国人。是西摩尔随军翻译的仆人。西摩尔付给了他一半的报酬,并答应另一半的报酬在完成任务后付,于是这名清国人接受了任务。他把密码信吞到了肚子里,以当地的语言终于蒙混过关,然后又被在聂军外围警戒的义和团抓住,再次蒙混过关。

得到情报后,租界方面终于清楚了西摩尔的具体位置。这也是西摩尔第一次与外界重新取得联系,这个“消失的海军中将”原来就在西沽!租界里人大感意外,他们原本还以为他真的已经失踪了,那么,赶紧去解救他吧!

租界联军立即大批出动,开赴西沽武库,聂军背腹受敌,坚持了一天。到了夜晚,只想早点出去的西摩尔命人引爆武库,然后在租界联军的接应下,趁乱突围成功!

6月28日,西摩尔率领他的残兵败将终于回到了租界。我们应该还记得他是6月10日坐火车出发的,当时有5辆专列,斗志昂扬,没想到路上走了18天,还是回到当初的起点,士兵们衣衫褴褛,目光呆滞,见到马就狂吐不止——那马肉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啊。根据西摩尔后来给英国海军部写的作战报告,他的队伍中62人战死,238人重伤,而在退回到租界时,整支队伍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力,聂士成合兵的计划如果得到执行,西摩尔只能悲剧。

对于西摩尔来说,虽然他逃过一劫,但这是一次彻底失败的军事行动。

而对于天津地区所有的洋人军队来说,他们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大沽口、租界、西沽,3个方向的联军在租界完成整体合兵,不仅所有分散的部队全部聚集一地,而且也成功地打通了大沽口至租界的交通线,这个对联军的作战来说无比重要的——因为从此后各国从本土或者其他地方派出的援军可以用运兵船迅速运抵大沽口外,然后上岸通过铁路线迅速抵达租界。

租界里的军队已经如一把利剑,深深地插入了大清的身体。裕禄同志不知道的是,由于他的私心,他的优柔寡断,他考虑顶戴比考虑作战结果要多,摸大印的次数比看军事地图要多,一次看似小小的战术失误,却是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战局!

在完成合兵后,租界里聚集的是一支混合部队,它的成分比较复杂,既不同意第一支已经进入北京的使馆区“保安队”,也不同于第二支开赴北京现在又退回来的西摩尔军,这是真正的八国主力部队,总兵力已经达到了7000多人,更何况大沽口外的海上还有源源不断的援军到来(后详),它们将作为第三支攻入北京的部队,在今后的讲述中,我们就把它称为——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制定了第一步计划:反攻天津城!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