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8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当告慰死者的活动告一基本段落,眼下最紧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活下去,而活下去最为紧要的衣食住行,就极为严峻地摆在面前。长期居高不下的物价终于有了一定的回落,幸运地活下来的人,一边接受来自各地在各个方面的援助,一方面开始过上基本的日常生活,与平时一样,一大早就起来,洗刷完毕后,便挎着菜篮子,到菜市场上去,买肉的,买蔬菜的,买豆腐的,买米盐酱醋的,无一不是按照以前的模式进行,因为这就是生活。同时,除了师范大学等本地受灾严重的大学暂时还不能复课以外,其他灾区的幼儿园、中小学和只是受到轻微破坏的高校,已经在地震后三个礼拜开始上课。那些受灾极为严重的学校,则被专车接送到能上课的学校去,接受教育管理,而他们的学校正在修复或重建之中。因此,只要有教师,孩子们就可以到他们的教室里学习。三个礼拜破损而空寂的校园,立即又书声琅琅,笑语喧哗,幸运地活下来的教师和家长,禁不住热泪盈眶。读书,永远是城市和乡下家长对孩子一致的要求,其实也是一种较为高级的精神与生存追求,是文明的标志之一。程琪那个亲爱的写作老师曾说过,那种纯粹生存性的追求,或者是单单为就业等倾向于物质性的追求,如果只成为当代读书人的终极追求,这样的教育显然是低级的,接近一个低劣的玩笑,尽管从最终结果看来,很不错,很实用,家长、学生和社会在短时间内都获得了各自需要获得的东西。程琪很想对他说,僧多粥少,就先糊上自己那张嘴再说吧。在绝大部分人的观念里,读书,上大学,就是为了一只饭碗,说好听点,就是为了生存,追求过高,就是务虚,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同样是一个很不高明的玩笑。程琪想,生活中实在没有几个人有思想,更不用说达到思想者的高度,,人们想法太多,就是没有理想和思想,虽然每个人几乎挖空了心思,目的就是为了那张嘴巴,为了那只饭碗,即使那些势利小人,殚精竭虑往上爬,在人事圈子中钻营,做奴才,做阉寺,但他们的一切想法也显然不是思想。没有思想高度的生存才是真正的生活,物质最终将战胜精神和思想,从而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终极追求。至于思想和精神,那就让少数几个疯子去折腾或拥有吧。因此,在地震之后,无数人绝对的追求就是这样,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从官方到民间,即使那些在理论和精神领域呼风唤雨的人,也不得不为一间屋子和一张嘴巴而拼着小命,甚至比单纯的物质之民更加亲睐物质和金钱,因为他们已经从理论和精神上剖析了生存的要素要义,如今转向来求取物质和金钱,那自然比别人技高一筹。人是怕死的,不怕死的人是因为他们已经怕过了,到头来看穿了,也就没什么好怕的。人也是惧怕贫穷的,不怕贫穷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得道之人,要成仙的。怕死的人,更容易恐惧贫穷,不怕死的人,则往往能战胜贫穷,至少能在心理上战胜贫穷。程琪那个亲爱的写作老师曾说:“关于‘什么是人类最大的敌人’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是战争和瘟疫,有人说是金钱和财富,有人说是孤独和寂寞,有人是自我,等等。还有人说,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人类最大的敌人都有所变化。但我看来,人类最大的敌人是饥饿,也可以说是贫穷。人类唯有在贫穷面前,几乎无法谈论人格和道德,即使是形式上的,装腔作势的,冠冕堂皇的。”程琪为了这个问题在八一六跟几个臭烘烘的男人进行过长期的争论,但最终得到一致的认同,是的,贫穷,比任何人类的存在形式都具有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杀伤力,它对人类心志的折磨是永久的,结果是毁灭性的。当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人们在死亡的考验中回过神来以后,最为担心和焦虑的就是未来的生活,一贫如洗的生活有时比一丝不挂地站在人群中还残忍,因此人们便说,这什么都没有的现实就是现实,他们不得不认真但又无可奈何地面对,尽量做出坚强、无所谓和理解的样子来。救济活动源源不断地在开展,各种生活必需品也陆续送到他们的手中。但他们清楚,这一切只是暂时的,只能满足他们一时的需要,而未来的一切,仍然得靠他们自己。于是,焦虑烦躁等情绪不可避免地在灾区蔓延,尤其是在得知学校必须整体迁徙的消息的师范大学的师生和其他员工,都不得不认真考虑出路,在现有的条件下,以不可有稍微的疏忽的态度来规划未来的生活。当然,他们无法割舍同这片基本上成为废墟的,曾经熟悉得如熟悉自己的身体和气息的校园,这里不仅流传着无数青春的故事,深深地打上了文化与文明的烙印,尽管在包括程琪的写作老师在内的有思想的人看来,这里远没有真正意义的道德家,更没有学术和精神的自由,也没有思想的乐趣,它业已被官僚化、物质化、痞子化和拜金化了,“文化暴徒”和“阉寺”式读书人大行其道,但它至少把来自各个地区的年轻人拢在了一起,快乐与痛苦,都是一份持久的记忆。而由省政府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探测、计算和设计而业已全面开动建造的新的师范大学,尽管崭新,拥有现代教育所必需的硬件设施,但那毕竟是陌生的,历史难以续接似的。一份古旧的沉淀不仅仅成全了文化和文明,而且凝结了一代代人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历史的力量,古董的价值。无数人之所以愿意待在破烂但有故事有历史有厚度的地界里,不愿意在钢筋水泥的建筑丛林中呆上哪怕只是半个时辰,就是因为这个道理。真正有文化或有文化背景的人,懂得这种生存方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