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四月,吐谷浑向隋朝贡。隋炀帝仍不满意,因为他的终极目的是要征服吐谷浑。隋炀帝亲率文武百官、后宫妃嫔及各路大军从关中的扶风向西,跨陇山,经枹罕,出临津关(今青海循化县东清水河东黄河处),渡黄河,至西平(治今青海乐都县),开始他那浩浩荡荡而又匪夷所思的西巡。
隋炀帝开始陈兵讲武,这年五月九日,他在拔延山(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北马场山)举行史无前例的大围猎,长围周二百里,这次围猎实际上针对吐谷浑的一场大规模军事演习。
五月十四日,隋炀帝从西平乐都至长宁谷(今青海西宁市北川),度星岭(今青海西宁市北川至大通河之间的山岭)。
五月十八日,隋炀帝在金山大宴群臣,饮酒作乐,不亦乐乎!
五月二十四日,隋军进抵浩门川(今青海大通河),准备渡河时,碰巧桥坏了。隋炀帝龙颜大怒,斩朝散大夫黄亘及督役者九人。数日后,修好大通河桥,隋军顺利过河。
此时,吐谷浑伏允已率众退保覆袁川(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俄博河一带)。
隋炀帝遣内史元寿南屯金山,东西连营三百余里;兵部尚书段文振北屯雪山(今甘肃武威市南祁连山),连营三百余里;太仆卿杨义臣东屯琵琶峡(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南),连营八十里;将军张寿西屯泥岭(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隋军从四个方向完成了对覆袁川的合围,伏允率数千骑仓皇逃出,并遣名王诈言伏允已保据车我真山(在覆袁川西)。
五月二十六日,隋文炀帝遣右屯大将军张定和追击,张定和轻敌竟不披重甲上阵,为吐谷浑射杀,其次将柳武建继续率军击破吐谷浑,杀数百人。
五月二十八日,吐谷浑仙头王被围,不得不率男女十余万降隋。
六月二日,隋炀帝遣梁默、李琼等追伏允,兵败被杀。后来卫尉卿刘权出伊吾道,击败吐谷浑,逐北至青海湖,虏获千余口,乘胜至伏俟城。至此,隋军攻击吐谷浑的战争基本结束,伏允无以自资,南逃至党项。
在隋炀帝西巡的同时,隋朝还有两支偏师从东面和东南面向吐谷浑进攻。一支由观德王杨雄率领,从浇河向西推进;另一支则由左武将军周法尚率领出松州道(今四川松潘县西北至青海一带),逐捕亡散,至于青海湖。
六月八日,趾高气扬的隋炀帝率百官、宫妃等经大斗拔谷(今青海、甘肃交界的扁都口)至张掖。此谷山路险峻,人只能鱼贯而行,正好天公不作美,风雪交加,人皆饥馁沾湿。此次士卒冻死者大半,马驴死十之八九,隋炀帝与后宫妃嫔等狼狈不堪,与军士杂宿山间。
六月十一日,隋炀帝抵达张掖。
六月十七日,兴致盎然的隋炀帝登上燕支山(今甘肃山丹县南)。此时高昌、伊君(今新疆哈密市附近)等西域二十七国王及使者盛装觐见,焚香奏乐,歌舞喧天。隋炀帝命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颇有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衣冠不整者不得进入大酒店的味道),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六月十八日,隋炀帝在原吐谷浑的领地新设置了鄯善郡(置在鄯善城,即古楼兰城)、且末郡(置在古且末城)、西海郡(置在古伏俟城)、河源郡(置在古赤水城),吐谷浑国事实上已经灭亡,不复存在。也可以这样说,青海地区自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开始,正式为统一的中国中央王朝所管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隋炀帝征服吐谷浑、设置郡县后,发天下轻罪者徒居该地,大兴屯田,还以在长安作质子的慕容顺(优允子)为吐谷浑王,以降附的吐谷浑大宝王尼洛周为辅,将他们送出玉门,令他们统领吐谷浑余众。当慕容顺一行抵西平时,尼洛周为部下所杀,慕容顺得不到拥护,不能顺利进入原吐谷浑之地,只得返回长安。
隋炀帝的西巡,尽管有穷奢极欲、征服和掠夺少数民族的一面,但不能加以全盘否定,毕竟它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扫清中西交通的障碍,并统一了今青海大部分地区,从客观上加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国内各民族的交往。同时也应该看到,西巡使吐谷浑人民饱受掠夺战争的苦难和沉重的民族压迫,这也是绝对不能大力弘扬的。
日期:2012-04-07 10:20:04
十一 伏允复兴
隋朝尽管在吐谷浑故地设置了四郡,但是事实上上它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力量是极其薄弱的,且不时遇到吐谷浑人的积极反抗。
隋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隋炀帝遣裴矩安抚陇右,裴矩至居于会宁(今甘肃靖远县)的西突厥处罗可汗弟阙达度设处,挑动他攻掠吐谷浑,频有所获,部落致富。隋朝既然煽动西突厥去掠夺吐谷浑,显而易见当时的吐谷浑并没有完全在隋朝的管辖之下。
隋炀帝末年,国内农民起义一浪接一浪,隋朝逐渐走向灭亡。隋朝在崩溃前夕,已经由于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化,而失去了青海草原及塔里木盆地南道的控制力,吐谷浑伏允乘机光复故地,并不断寇掠河右,隋朝的郡县很难抵御。吐谷浑正式复国,开始进入复兴阶段。
隋炀帝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至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是吐谷浑的复兴阶段,与昔日的兴盛时期相比,已不能同日而语,它充其量只能算作吐谷浑衰弱的复兴而已。不久吐谷浑摆脱了隋朝的统治,又臣属于突厥,不过这种臣属,只是名义而已。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即帝位,建立唐朝,隋朝灭亡。唐初群雄并起,唐朝也只不过据有关中、巴蜀和山西等地,各地的割据势力各据一方,你争我夺。在西北,薛举父子据有金城、陇西、西平等地,李轨占有河西之地。
同年八月,唐高祖李渊密遣使至河西李轨处,封其为凉州总管、凉王,以牵制薛举。不久,唐高祖派秦王李世民一举攻灭了薛举父子割据势力。
同年十月,李轨于凉州称帝,南连和吐谷浑,北结援于会宁的西突厥阙达度设部,势力增强。可是不久以后,厥达度设为据甘州的隋西戎使者曹琼所诱,反过来与曹琼联合攻打李轨,为李轨所败,逃至大斗拔谷,与吐谷浑相联合,旋为李轨所击灭。
翌年,吐谷浑先后三次遣使至唐朝贡。唐高祖为了灭李轨,取河西之地,遂遣使至吐谷浑,劝说伏允出兵击李轨,诈将在长安的伏允子慕容顺遣还。伏允大喜,即引兵击李轨,交绥而退,遣使至唐,请求遣慕容顺归,唐高祖于是顺水推舟放慕容顺归国。
同年五月,唐朝用安兴贵之策,联合凉州西域胡商的势力,击灭李轨,统一了河西地区。这样,唐朝的西部边境就直接与吐谷浑接壤了。
从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至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谷浑先后十四次遣使至唐,交往密切,并立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