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有一种青春精神叫“巴金” 青年节想起呼喊“我是青年”的中年巴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普通人对“五四”青年节有所误解,以为是青年占据一切,领导一切,其实不然。当年五四运动的参加者主要是青年,如傅斯年、罗家伦等;领导者却主要是中年,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胡适、刘半农、钱玄同等。

现在一般人眼里的青年都是30岁以下,民国的青年标准则较为宽松,而根据现在的教育部规定,高校的青年标准为未满39周岁。所以前段时间,中国社科院的副研究员张晖36岁去世时还被称为青年学者。或者说,30岁以下是大众所谓生理年龄,而另一套标准则是单位年龄。联合国将“青年”的年龄上限延至了45岁,这是中外国情与观念区别所致。

转而思之,说当时陈独秀他们能够被列入青年行列也是可行的。因为所谓青年,以生理年龄作标准当然可以,但是以精神年龄作标准似乎更加确切。因为他们是多么具有激情、勇气和理想,而这些就是青年的特征。如果一个青年人没有冲劲、激情、勇气和理想,没有真诚与灵动,还可以称之为青年吗?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种人是未老先衰,空有青年之年龄而缺乏青年之精神与追求。

而巴金就是典型的青年,具有典型的“五四”情结。其实当巴金大喊“我是青年”的时候,他已经人到中年。按照他的标准,他大哥自杀时34岁,“至死都是青年”。而且这种“我是青年”的感觉从他的“灭亡三部曲”一直延伸到“激流三部曲”再奔泻到“抗战三部曲”,似乎都没有衰退。你能说他不是青年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