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正文 第10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日期:2015-05-05 10:30:29

巴加和郭富这两位洋鬼子司令,看过回信后,立即发现伊里布没懂他们的意思,于是又再次发出照会,明确了停战的各项谈判条件。

主要包括:

其一,必须要得到道光皇帝的认可,按《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以及璞鼎查在浙江发出的各份照会内容来办理。

其二,清朝的谈判代表必须是全权大臣(“钦派操全权之大员”)。

其三,清朝必须释放英国俘虏。

日期:2015-05-05 10:31:39

这里要说的是,洋鬼子所要求的“钦派全权大臣”,并不是类似于耆英这样的钦差大臣,而是要类似于英军全权大使璞鼎查这样的身份一样,重点是在“全权”二字之上。

而上国,一直固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等级秩序,皇帝陛下才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君父”,“全权”二字恐怕连听都没听说过。

因此,耆英、伊里布就只能向主子扮鬼脸了,尽量挑好听的话来哄骗道光皇帝,比如说:“传述晓谕之言,该酋(“郭姓夷人”,指英军的那个半吊子翻译官郭士立)深知感激,只求通商,言词尚为恭顺。”

“奇异组合”还口是心非地解释:“当此逆焰方张,战守两难之际,固不敢轻言攻剿,亦不敢专恃羁縻,惟有恃以镇静,殚心竭力,相机办理。”

“惟有恃以镇静”,其实此时最不镇静的就是耆英和伊里布了。

日期:2015-05-05 10:32:16

==

果然,一番软话并没有打动道光皇帝,反而引来了道光皇帝的丝丝不满,于是皇帝老儿的一纸调令:“耆英著仍带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赴广州将军之任”,使得“奇异组合”亲力主持的羁縻大业第一回合只能匆匆收场。

钦差大臣耆英只得从浙江启程,南下广东去了。

而滞留浙江的“红带子阿哥”伊里布,为了设法补救刚刚稍有起色的羁縻事业,于是在释放英国俘虏方面做文章。

日期:2015-05-05 10:33:16

而滞留浙江的“红带子阿哥”伊里布,为了设法补救刚刚稍有起色的羁縻事业,于是在释放英国俘虏方面做文章。

由于乍浦之战后,英军释放了清军战俘,并每人发放了3块银元,那么上国在这方面的慷慨气度,可不能输给“友邦”哦。

于是,伊里布等浙江官员在释放英国俘虏方面,提高了发放银元的标准,每名黑夷(包括印度士兵)发15块银元,每名白夷发30块银元。(种族歧视严重)

他娘的,就知道滥用纳税人的钱!

日期:2015-05-05 10:34:25

==

然而,形势说变就变,乍浦沦陷后,“扬威将军”奕经也在向道光叔叔诉苦,乞求道光叔叔力行羁縻,但是话锋又一转,说自己身为“扬威大将军”,是不能主持羁縻大政的,恐怕会寒了前线众将士的心,希望道光叔叔还是让耆英回来吧。

谁羁縻,谁求和,谁就是“汉奸、卖国贼”。狡猾的奕经,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推卸了自己“卖国”的罪名。

这样看来,“扬威将军”——皇侄奕经也是个久经官场、修炼成精的老狐狸。

摇摆不定的道光叔叔听从了侄儿的建议,又下了一道圣旨,命令钦差大臣耆英仍留杭州,负责防守和羁縻事宜。

日期:2015-05-06 08:56:45

=

倒霉的耆英,还在南下广州的路上,突然接到这份圣旨,立马又往回赶,四天后返回杭州,与“扬威将军”奕经商量后决定,让“红带子阿哥”伊里布自我选择与英军谈判的地点(“查明何处紧要,即在何处就近办理一切”)。

而道光皇帝也在自己侄儿的怂恿之下,顺便赏给了伊里布“四品顶戴”、署理乍浦副都统的职位(代理已经自杀身亡的原乍浦副都统长喜之职),令伊里布负责收复浙江乍浦。

六百里加急的传信速度,根本赶不上英国远征军的行动速度。

日期:2015-05-06 08:57:16

===

英国远征军撤离浙江乍浦,全体退出钱塘江后,又兵锋北上,直指上海的门户——吴淞。

吴淞、宝山很快沦陷,此噩耗传到道光皇帝的耳里,又引发了皇帝老儿的雷霆暴怒,他在耆英主张羁縻的奏折上挥毫朱批“不可”二字,并下令“扬威将军”奕经发动进攻,趁洋鬼子的主力身处江苏之际,打他个措手不及(“多方牵制,当可得手”)。

此时的皇帝老儿,仿佛还在吃“摇头丸”似的,还是忽战忽和、摇摆不定。

这就苦了力行羁縻的“奇异组合”(耆英、伊里布)。

日期:2015-05-06 08:58:09

==

耆英、伊里布两个老家伙,为了求和,开始一路尾随狂追英国远征军,从浙江杭州启程,追到浙江嘉兴,又追到江浙交界的王江泾,再追到江苏昆山……

这简直就是鸦片战争中马拉松式的赛跑,而且参赛者还是两位老年人(耆英55岁,伊里布70岁)。

但是,占据上风的英国远征军统帅部,并没有对大清国两位老人家的苦心努力给予起码的同情,郭富(英军陆军司令)、巴加(英军海军司令)只是回信一封(“复照”),首先祝贺“红带子阿哥”伊里布官职的高升,其次又特别强调了务必需要清方委派“全权大臣”才能启动谈判的条件。

这实际上就是否定了“红带子阿哥”伊里布,您的职位太低,根本没有谈判的资格。

只剩下耆英了。

日期:2015-05-06 08:58:50

===

耆英自认为自己“钦差大臣”的名号,应该符合英军设置的谈判资格,于是他亲自出马,复照英军统帅部,主动提出谈判的地点,要么浙江镇海、要么江苏松江,由洋鬼子二选一。

并且,耆英在照会的末尾把自己主动和谈的决心表了一下态:“两国之事,天必鉴之,若不实心相待,定遭天罚也。”

为了和谈,连“指天发誓”这样的老方法都用上了。

没料到,英军统帅部压根就不搭理,连老中堂伊里布我们都看不上,你耆英又算哪根葱,请问你贵姓、贵庚?

日期:2015-05-06 08:59:48

===

而就在这一天,形势变得更加不利于“奇异组合”。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6月27日,在香港岛度过冬眠和惊蛰的英军全权大使璞鼎查,来到了吴淞口,与此同时,英军在新加坡集结的大规模援军也赶赴吴淞口。

这一下,英国远征军的实力大增,据统计,在华的英国远征军人数已经从原来的四五千人激增到两万多人。

这是西方殖民史上规模空前的侵略阵容,这是放眼当时的全球,无人能与其争雄的强大兵锋,恶劣的局势继续朝着不利于大清国的方向滑行。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