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6-10-17 21:17:56

但必须要承认,政治斗争是以实力说话的,拳头小终究没有发言权,这不是信不信佛教就能解决的问题。在伍约之争中,云丹派系的实力一直占据着上风,即便是同样遭受属民暴动的打击,拉萨地区也比雅砻区域遭受的冲击要小。雅砻地区的属民暴动曾经形成了滔天巨浪,甚至将琼结等地的历代藏王陵墓发掘。面对这种亡族灭种的刻骨仇恨,沃松政权也无可奈何,虽然后来收复了琼结地区,甚至能够将沃松安葬在琼结,但这也可看出沃松政权岌岌可危的窘境。

大概是在公元885年(唐朝禧宗,光启元年),沃松在乃东的旁塘宫去世,享年39岁。关于沃松的去世年代,各种藏文史料,不出意外的再次众说纷纭。上面记载来源于《贤者喜宴》、《雅隆尊者教法史》和《汉藏史集》,而在《弟吴贤者佛教源流》则云:“国王沃松蛇年生于雍布拉岗,享寿45岁,牛年在雅隆上部的旁唐去世。”《新红史》言,沃松享年60岁。

关于沃松的死因,则只有《弟吴贤者佛教源流》有记载。在这本藏文史料中记述沃松被人毒死,死因是长妃、次妃不合。也就是说生下来就在长妃那囊氏威胁下的沃松,最终也没能逃脱阴谋的阴影。

据《贤者喜宴》记载,沃松曾娶属庐�6�1拉尊杰为妃,19岁时,生下独自贝考赞。沃松死后,贝考赞于21岁时即赞普位。但这位贝考赞赞普的执政可以说是个灾难。本来沃松政权便在云丹政权的压迫下苦苦支撑,虽然只活了36岁的云丹,早已沃松故去,但云丹的去世并没减轻沃松政权的压力。等到贝考赞上台后,他不顾及雅砻政权岌岌可危的局势,大兴土木修建城堡或者是佛寺,这就是在史书中被后世赞誉的“曼隆八殿”。但他大概把自己当成了先祖赤松德赞了,可当时的雅砻却已经不是那个如日中天的吐蕃了。就像《娘氏佛教源流》中描述的:“吐蕃的福运败,虽称父,子不听;虽称王,民不尊;虽称官,仆不从,吐蕃自然走向分裂。”“他的暴政导致了属下小邦的不满,一些小邦投奔了云丹的儿子,混乱无法控制,甚至雅碧河谷的王陵都被盗掘和劫掠了。”所以也有学者认为雅砻地区的属民暴乱是发生在贝考赞执政时期,最终贝考赞无法在雅砻立足,只能西逃到后藏的仲巴拉孜(今日喀则拉孜县)。在这段历史中,史料再次出现分歧,有的史料记载,沃松晚年便在云丹后裔的压力下西迁后藏。沃松死后,贝考赞在仲巴拉孜大办丧事。但另外的史料却记载,沃松的陵墓修在了山南琼结藏王墓,位于“幻籆hong王”(杜松芒波杰、赤都松赞)之背面,名为‘吉乌拉丹’。如果沃松晚年便被驱逐到后藏,如何能够将陵墓建在山南,这是个令人疑惑的问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