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4-30 10:09:42
吕不韦闲赋期间,一点都不闲着,各国使者和说客纷纷前来拜访,车马络绎不绝,甚至造成交通阻塞。这些使者们本应该秘密拜见吕不韦,结果因为交通故障,大家在路上都碰面了,一个个尬笑着,抬头看着乌云翻滚的天空。
洛阳的动静让嬴政无法平静,生性多疑的他生怕吕不韦搞出大事情来。其实他真是多虑了,吕不韦真有二心,何至于待在洛阳一年多?他想走早就走了,想造反早就造了。吕不韦也就是有点得瑟,在求见的宾客中,他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嬴政给吕不韦写封信,言辞粗鄙,状若无赖。他如是说:您老为秦国立了什么功劳?您凭什么享用洛阳的十万户封邑?您与秦国有什么亲近关系,为什么要称您“仲父”?您还是携全家去蜀地定居吧。让吕不韦去蜀地定居,等于判了流放之刑。
嬴政的三个问号,吕不韦其实都可以理直气壮回答YES,吕不韦其实只需用几句歌词就可以怼死嬴政: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我哪有你?酒干倘卖无!吕不韦没有反驳,更没有反抗,但他拒绝迁往蜀地,他选择用一杯毒酒了却一生,这个牛人变成一个死人。那是公元前235年。(422)
日期:2020-05-01 00:14:59
noble008:2020-04-30 15:44:32 评论
请教楼主,当时越国为什么不能从琅琊迁都回越国旧都会稽啊?
#会稽旧地已经被楚国渐渐渗透,回不去了。末代越王无疆之所以进攻楚国,就是想夺取南方失地
日期:2020-05-01 00:21:23
noble008:2020-04-30 17:03:23 评论
楼主写的和大秦帝国电视剧相差的好大,足以证明电视剧为了主角光环而改动历史情节
#是的,小说经常这么干
日期:2020-05-01 10:59:59
吕不韦比商鞅还要乖顺,商鞅当年还像一只被逼急的兔子,试图咬秦惠王一口。吕不韦这个商业奇才每一步都走对了,只是没料到嬴异人会死得那么早,更料不到嬴政是个六亲不认的人。
吕不韦死后,家人悄悄地将他安葬了。嬴政下令,凡参加葬礼的吕氏门客一律流放。逼死吕不韦也就罢了,连门客吊丧都予以严惩,实在刻薄得可以。
一直挨打的魏国突然得到秦国援助,秦国调动边境四郡的军力协同魏国进攻楚国。魏国事实上被秦国当枪使了。
公元前234年,王翦的副手桓齮(yǐ)进攻赵国,在平阳(山西临汾西南)击败赵将扈辄的大军,斩首十万人,扈辄也阵亡。赵王赶紧让大将军李牧出兵迎战,李牧果然厉害,率领残军居然把秦军打残,桓齮狼狈逃回秦国。
李牧一战封神,名列“战国四名将”,被赵王封为武安君,和白起一样的封号,意为“以武安邦”。李牧配得上这个荣誉,他不仅能打匈奴,也能战胜人见人怕的秦军,而且还是在赵国全面衰退的情形下,实属不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大将军能坚持多久呢?
公元前233年,李牧的手下败将桓齮卷土重来,夺取赵国三城。李牧实在无能为力了,那时谁都救不了赵国,除非外星人。(423)
日期:2020-05-02 10:41:53
韩国已经完全放弃抵抗,因为韩王一直没有等到外星人。韩王知道秦国迟早要来打,主动向秦国割让土地,并献出国君大印,只求作为秦国小弟,苟活性命于乱世。韩王派特使前往秦国洽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讨秦大哥喜欢的小弟,那个特使是韩非子。
韩王选择韩非子为说客很是奇怪,因为说客必须要能说会道,而韩非子是个结巴,虽然文采不凡。此外,韩非子对韩王一直心怀不满,多次写信给韩王,希望得到重用,但一直未能如愿。失意的韩非子于是成为作家,写了五十六篇文章,十多万字。
韩非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很强,但我对他的治国能力却深表怀疑。韩国比赵国还烂,他希望得到韩王重用有什么用呢?如果他以为凭一己之力可以挽狂澜于既倒,不是太傻就是太狂。李牧都救不了赵国,韩非子在韩国能有什么作为?
韩非子的文章为他赢得声名,连嬴政都关注了。韩非子来到秦国后,马上给秦王写信,表示他有把握让秦国占赵国,灭韩国,使楚国、魏国臣服,齐国、燕国归顺,如果他做不到,秦王可以杀了他示众。
嬴政看了韩非子的信,甚是欢喜。韩非子的同学李斯听说韩非子受秦王青睐,妒火中烧,说韩非子是韩国公子,他不可能替秦国着想,但有机会他一定为韩国效力,应该趁他来秦国的时机,干掉他,让他有去无回。(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