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6-12-22 10:46:35

现在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姬发不在自己宗庙举行诸侯分封大典?答案很简单,“天下未集”,帝辛的远征军随时可能过来把姬发的老巢给端了。武王聪明得很,始终处于“巡”的状态,行踪不定,第二天去哪武王自己都不知道。对了,帝王的聪明叫做英明。

英明的武王“巡狩”若干时日后,阵脚慢慢稳定下来,感觉帝辛余党的威胁不再那么危险之后,武王回到大本营,正式封赏历代先王之后、自己的兄弟和得力干将们。

姬发找寻失踪人口的能力简直空前绝后,连一千五百多年的神农、黄帝的后裔都被他找到,把他们封在焦、祝。焦国在现河南陕县、祝国则在山东宁阳县。无法想象姬发通过什么来确认神农与黄帝的后裔,就算现代有准确无误的DNA鉴定技术也没用,上哪找到神农和黄帝的DNA啊?或许神农、黄帝的子孙手上有什么靠谱的信物,否则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一拥而上能把姬发活活挤死。如何甄别神农和黄帝子孙我们用不着操心,那是姬发的事。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上古时代一定有过神农和黄帝,否则姬发就是个无可救药的妄想狂。

既然神农、黄帝的后裔都蒙眷顾,那么尧舜禹三代之英就更不在话下了。尧的后代封于蓟,蓟国在现在的北京西北,春秋中期被燕国吞并了。虞舜的后代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县),大禹后裔封于杞(今河南杞县),陈、杞两国家史司马迁特作《陈杞世家》作为纪念。关于杞国,《陈杞世家》的记载充满负能量,经常发生弟弟杀了哥哥篡位的事。太史公对此很不耐烦,用了一句话总结:“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我感到奇怪的是,既然杞国如此微不足道,太史公又何必给它一个“世家”待遇?为什么没有《焦、祝世家》?杞国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成语“杞人忧天”家喻户晓,这个成语故事是列子讲的,说有个杞国人成天担心天崩地陷这类不可抗拒的天灾,后来在一个科学素养极低的网友(应该就是列子本人)开导下才满心释然。其实杞人的担心完全合理而且必要,地震、海啸之类的天灾已经发生了多少?!只不过我们对此无能为力罢了。相比只争朝夕、不问将来的当代人,我给杞人点赞。(120)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