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这段关于女娲补天神话的完整叙述中,我们看出,女娲是独自一人完成了拯救和重塑世界的重任,而且中间没有经历过任何失败和反复。

如果把这段记载同著名的大禹治水传说相比,很明显可以看出,对于女娲治水的过程表述比较简单,远没有大禹治水中那么多复杂的情节(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失败而被处死或流放,大禹接替父亲,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小腿上没有毛之类)。

换言之,女娲在这里的形象更加接近于“神”而不是“人”。

这样,《淮南子》就为我们追溯了一位女神的形象。

尽管《淮南子》成书于汉代,但其所记述的内容则表现出一个更为久远的时代对于女性的看法和认知。

在对女娲神力的认知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比“人王”大禹更为有威力的角色,也更加接近于一个“女神”或者不如说是“女巫”的形象(炼石补天、斩断鳌足、杀黑龙等)。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之前所列的战国以前文献《山海经》、《楚辞》中都只有对女娲的只言片语,而汉代的《淮南子》中的这段神奇而完整的记载,究竟是出于汉代道家的附会演绎呢?还是包涵着上古社会真实的文化信息呢?

日期:2016-08-14 14:53:12

正文第十补续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界长期认为女娲的形象在战国之前只是模糊的出现在《山海经》与《楚辞》当中,而最早详细记述女娲治水事迹的,便是《淮南子. 览冥训》;至于著名的女娲造人事迹,则见于东汉应邵的《风俗通义》,出现的年代更为晚近。因此很多当代神话研究者认为,女娲神话,肇始于战国术士的演绎,而发达于汉代谶纬之学发达之后,总之大部分都是后人的附会,而非记录了真实的上古历史信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