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的时候,我和同事和几个客户开车去了一趟都江堰市区,第一次看到了受灾地区所遭受到的房屋破坏。很多废弃待拆的房屋,窗框早已断裂脱落,外立面满是大大的X形裂痕,让人触目惊心。我们更加直接地感受到,比起灾区的群众,近在咫尺的成都市区人民,无疑是幸运和幸福的。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如果说,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也不夸张。真是天佑成都。
日期:2016-10-27 14:04:11
六十一.回忆•我在成都最后的日子
随着余震的渐渐平息,我在成都的工作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也进入了最后两三个月的倒计时阶段。在各种出差计划之外,我抓紧时间利用周末出游,想再多看看美丽的四川,同时开始和同事客户们陆续聚会告别。
7月初去了趟都江堰后,我又和同事在7月下旬去了一趟雅安碧峰峡游玩。雅安是未受灾地区,大地震后,那里的大熊猫基地接纳安置了从卧龙灾区转移过去的好多大熊猫,其中就包括大陆赠台的“团团”和“圆圆”。它俩是机智又幸运地躲过了大地震造成的山体垮塌落石后,被人们从卧龙保护区的圈舍营救出来的,真是福大命大。它们憨态可掬、无忧无虑地捧着嫩竹枝叶,大快朵颐的样子,令人欣慰而感慨。
我又和同事和几个熟识的客户去了趟峨眉山。几年来陆续上过几次峨眉山的我,已经不是非要为了上山而再去峨眉。约好当地的朋友,赶过去一起吃顿火锅,然后喝酒唱歌欢闹半晚,第二天早上再去吃老字号的豆腐脑和牛肉卡饼,就已经足以。
8月份,我有机会去了北京和奥运会亲密接触。作为对某些重要客户的答谢,我们公司邀请他们,陆续去鸟巢观看开闭幕式和比赛。我所陪同客户的观赛日期,被安排在了8月18号。除了日子好听,更重要的是,那天有飞人刘翔的小组赛哦!当我把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告诉张骏,张骏是既高兴又羡慕。虽然我不是体育迷,可怎能不知道和崇拜当时蜚声世界体坛的中国飞人呢!我要好好地充当一回记者,为张骏做好现场报道。那天,我和同事带领客户,早早进入鸟巢找到座位,各种拍照留念。我第一时间把鸟巢内景和卷轴火炬台的照片,用彩信发给张骏。张骏愉快地回应着,与我同乐。
刘翔的入场引起了全场鼓掌和呐喊。我把相机镜头调到最长焦距,把模糊但尚能辨识的刘翔身影,定格在了我的相册。我通过相机镜头,远望刘翔做着热身,接着起跑跨了一两个栏,然后就蹲下来,以为他在系鞋带。可是,刘翔蹲了很久,怎么系个鞋带要这么久呢?好一会儿,看到刘翔起身回走,步履缓慢,倒也没有蹒跚异样。于是,观众们继续等待,正式比赛的开始。可没想到,不久后,等来的居然是刘翔因伤退赛的噩耗,全场哗然,我们也非常诧异!这是什么情况呀?怎么热个身、跑几步、跨了两个栏,就突然受伤啦?也没见跌倒、碰撞啊?太戏剧性了!像是在和全场观众开玩笑。我们的愕然和疑问,随着刘翔最终离去的背影,变成了无奈和失望。没想到,在这么万众瞩目、激动人心的场合,第一次与偶像的亲密接触,会是这样一种情形。我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发送给了张骏,张骏也是十万个为什么在心头,怀疑我在跟他开玩笑。我们的奥运观赛,就这样惨淡收场。
8月下旬,我第一次有机会去欧洲出差。因为航班是从上海往返,我得以来回两次在上海与张骏见面。利用回来时的逗留,我和张骏抓紧时间在我们上海公司所在的八佰伴商圈附近,租好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为我9月初来上海做好了准备。这个比我在成都的小屋陈旧却贵一倍的公寓,即将成为我漂泊人生中的另一个居所,成为我和张骏共同临时的“家”。
返回成都的我,只剩最后一周来交接工作和处理生活事宜,一切进行地顺利愉快。和最亲密的同事和客户朋友们的告别聚会,也密集进行!像报仇似的,我们每晚都要转战两三个地方,各种川菜、火锅、酒吧、KTV,胡吃海喝,又唱又跳,直到大家晕头转向、精疲力竭。第二天,经过上午的宿醉难受,到了下午,我们又满血复活,生龙活虎地准备迎接新一轮的战斗。在成都的那些年,我和朋友们,陆陆续续混过了多半有名的酒吧:半打、热舞、单行道、兰桂坊、空瓶子、音乐房子,芭比2、慕尼黑1810、88、苏荷、苏格、MUSE…… 吃过了多半有名的火锅:刘一手、孔亮、德庄、老码头、皇城老妈、三只耳、川江号子、秦妈、蜀九香…… 最后又疯狂了几天后,我觉得自己这辈子的酒和油,都已经在成都喝够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此后的生活,应该是大不相同的另一种方式。
俗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我28岁来到成都,32岁离开四川,在这里完成了人生向三十而立的跨越。除了感激公司领导给予我的机会和信任,我更感谢来到成都后结识的同事和客户们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年,经历了不少相互利用、唯利是图,看过了太多人来人往、追名逐利,听过了昙花一现的造富奇迹,也听过了繁华落幕的人间悲剧。到如今,却觉得,纵使跟一帮酒肉朋友,若能无欲无求、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已是极好。更何况,和这些亲密的朋友,我们不仅能一起吃喝玩闹,更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上常常挂念,彼此关心和鼓励,分享喜怒哀乐,慰藉温暖我们的人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朋友的陪伴,我在成都将近四年半的的工作和生活,才能够顺利圆满、快乐精彩,也才能够在长期与张骏分离的情况下,不颓废信念不轻贱自己。
2008年9月5号,我告别成都,飞赴上海。此后至今,我每年至少都会去一次成都,起初是半公半私,后来完全是因私前往,只为与老地方约会,与老朋友们相聚。川菜和火锅, 我们还是继续吃,可是酒吧和KTV已经不怎么去了,现在更多选择在一起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