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篇 八音克谐,神人以和——宋代文学 醉翁亭中醉翁醉——欧阳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王国维《人间词话》

走进琅琊山,便走进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著名的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县琅琊山麓,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有一人被贬至滁州做太守,结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成为知音。为了便于朋友游玩休憩,智仙在琅琊山麓特为他建造了一座小亭。从此,此太守常呼朋唤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遂自号曰醉翁也”。太守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这有闲情逸致,又勤于政治的太守,这“苍颜白发”的醉翁,即是欧阳修了。

欧阳修公元(公元1007年—1072年),是北宋前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属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欧阳修幼年丧父,在母亲抚育下读书。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第二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成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当馆阁校勘。景佑三年,因为替范仲淹辩护,批评朝政,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再次担任馆阁校勘,后任知谏院。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并提出了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醉翁亭记》就是此间产生。以后,又知任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八月,奉诏入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为中国的史学立下汗马功劳。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他们的散文创作产生很大影响,并带动北宋文风的转变。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他曾多次请求外任或辞官,均不被应允,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他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死后谥号文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