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篇 八音克谐,神人以和——宋代文学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王灼

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冯煦

晏殊(公元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自幼聪慧过人,7岁能文,14岁以神童召试,赐进士出身。后来官运亨通,宋仁宗朝,官至宰相,他喜欢吟诗作词,没有多大政绩,但对后学颇能提携,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他的词作很有成就,虽然内容上不过是歌儿侍女、风花雪月的,而且充满了富贵气息,但表现手法很含蓄,用词造句工稳,语言婉丽,意境优美高雅,风格蕴藉绮靡,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宋史》本传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著有《珠玉词》。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词在宋初,风气未开,作者尚少,词坛还很寂寞。自晏殊崛起,喜作小词,流风所及,影响甚大。当时重要词人如欧阳修、晏几道都深受其影响。他的词上继南唐、“花间”遗绪,下开北宋婉约词风,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继往开来之功,对宋代词坛贡献尤大。所以曾被人们称为北宋初期词家的“开山祖”。但是,晏殊作为一个太平宰相,大部分时间用在宴宾待客、饮酒赋诗之中,加之把填词仅当做资助谈笑的“呈艺”,因而其词的思想内容必然狭窄贫弱,多写些流连光景,歌咏闲适的作品。但在这些作品中晏殊仍有一些创新,如在词中融入了更多的主观情感和个性色彩,更注重描写心绪,更多地把自己的身世、学养、情感、襟怀写入这些传统题材中,因而士大夫气、文人气显得更浓了。但更高的成就还在艺术性上。晏殊词在艺术风格上受冯延已影响最大,深得冯词“俊”的特点,并将其发展得更为含蓄典雅、圆融温润。不少作品写得风流蕴藉,温润秀洁,闲雅平和,含蓄委婉,富有情韵和意境。同时语言清丽,声调和谐。他摒弃了《花间》的浓艳纤佻,又吸取了《阳春》的清丽蕴藉,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