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篇 流丽万有,东方意境——唐朝文学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慧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神秀的偈强调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说的佛性。慧能的偈强调僧肇所说的无。禅宗有两句常说的话:“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的偈表现了前一句,慧能的偈表现了后一句。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部分,称为“三藏”。其中,“经藏”是以佛祖释迦牟尼的口气叙述的典籍;“律藏”是约束佛教信徒言行的戒律;“论藏”是佛教学者从理论上解释佛经的著作。在浩繁的中国汉文佛籍中,只有一部被称为“经”的,这就是中国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

慧能,也叫惠能,生活在唐太宗贞观至唐玄宗先天年间,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慧能家居岭南,3岁丧父,家境贫寒,目不识丁,以砍柴卖柴为生。在20多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在卖柴回家的途中,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听后若有所悟。他问读经人是从哪里学来的,回答说是从禅宗五祖弘忍处学的。于是他就辞母离家,投奔佛门,来到弘忍讲法的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冯墓山寺院,要拜弘忍为师。

弘忍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一身南方少数民族打扮的年轻人,问他:“你是什么地方人,到我这里来干什么?”

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到这里来是为了成佛。”

弘忍又问:“你是岭南人,怎么能成佛呢?”

慧能回答说:“人有南北之分,但佛性并无南北的区别。我南蛮之身虽然与您这尊贵的和尚之身不同,但您与我的佛性有什么区别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