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篇 建安风骨,正始玄风——魏晋南北朝文学 众人皆醉我独醒——范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人生好比树上开的花,遇到风花瓣便会随风飘落,自然就会有的越过窗户落在席垫之上,有的则翻过篱墙罗入粪秽之中。

——范缜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正值佛教盛行。佛教认为,人的富贵贫贱都是命中注定的,是前世积善行恶的因果报应;偏偏有一个叫范缜的提倡“无佛”。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曾先后在齐、梁两朝做官,是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无神论者。有一次,竟陵王萧子良问范缜:“您不相信因果报应,可是人为什么会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好比树上开的花,遇到风花瓣便会随风飘落,自然就会有的越过窗户落在席垫之上,有的则翻过篱墙罗入粪秽之中。落在席垫上的人,就如殿下您,罗入粪秽之中的人就是我呀。人的贵贱际遇虽然各不相同,但哪里有什么因果。”范缜的回答使竟陵王在众多宾客面前无言以对。后来,竟陵王又特意召集了许多僧人与范缜辩论,仍不能使范缜屈服。

范缜平时穿着朴素,性格朴实直爽,勇敢而不畏权贵,常有不同于世俗的独立见解。他的主要思想保存在他的著作《神灭论》中。

《神灭论》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形神相即”、“形质神用”。

首先在形神关系问题上,范缜抓住了“即”与“异”的对立。“异”是指“分离”,佛教徒讲“形神相异”、“形神非一”,称人的灵魂可以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人死以后形亡而“神游”,精神(魂魄)跑到佛国或依附于别的形体,灵魂、精神就成为三世轮回的主体、因果报应的对象。所以强调形神分离,是佛教徒论证“神不灭”的主要根据。对此,范缜提出“形神相即”,他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即”,义谓“接近”,哲学上则有“结合”、“涵蕴”、“渗透”等含意。“形神相即”,就强调了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所谓“形神不二”,形神“名殊而体一”,把形神看成同一实体的两个方面,同时范缜又断言“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肯定了精神必依附于形体而存在,随形体灭亡而灭亡,较彻底地克服形神平行、形神二元的缺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形神一元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