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 近代对度量衡的改革及米制的推行 第一节 海关主权的丧失和海关度量衡的产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清朝末年,政治腐败,当权者对内无能治理国家,对外无力抵抗帝国主义的入侵。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外国经济的侵略,各国度量衡也纷纷传入,对我国度量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使它带上了很深的半殖民地性质。清政府不但无力抵制各国制度在中国的使用,也无力统一国内的度量衡,因此造成度量衡从制度到器具、量值等各方面都极度紊乱。

道光以后,中外通商日益频繁,为了便于稽查和征收进出口货税,清政府设立了通商海关。根据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中国、瑞典、挪威《贸易章程》第十二款规定,瑞典、挪威等国各口岸领事馆所用度量衡,均以粤海关定式为标准,由“中国海关发给丈尺秤码各一副,以备丈量长短权衡轻重之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一律依照粤海关所颁之式盖戳镌字,以保证量值统一,并要求各海关监督所在口岸送交领事馆照此划一。然而帝国主义并不满足于清政府开放海禁,为了在中国攫取更多的资产,各国都想控制中国的海关大权。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天津条约订立之后,各约所附通商章程皆规定请外国人帮助办理税务,从此海关大权外落。咸丰九年英国人李泰国攫夺了广东海关后,中国的海关一直被帝国主义把持。海关衙门既不在中国行政系统之内,海关上使用的度量衡以及币制也不在中国法律规定之内。各国海关衙门借口中国度量衡庞杂纷乱,漫无一定,另设专款规定相互折合的办法,自此在中国度量衡史上出现了丧权辱国的海关度量衡,即所谓海关尺和关平秤。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