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章 资本主义萌芽与明清时期的度量衡 第四节 明清时期测量技术的勃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明朝不仅国内市场经济繁荣,而且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在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05—1433年)近30年间,先后七次派三保太监郑和出使“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在对外贸易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达,特别是造船业,无论是规模之大还是制造工艺之先进,都远非宋元两代可与之相比。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出使西洋的海船,最大的长44丈,广18丈,可乘载500至1000人。连续七次的出海航行,使郑和与其同僚们掌握了大量的航海知识,并且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郑和航海图》,其中也包括了对航海里程,海深测量技术的一些记述。

当时记录航海里程的单位是“更”。大约舟行一昼夜的里程为十更,每更行程约为60里。但受海流、风向及风速的影响,一更也可以大于或小于60里。他们总结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以木片于船首投入海中,人从船首速行至船尾,木片与人齐至,则更准;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则为不上更;若木片比人先至,则为过更。明代航海者还根据前人的经验,利用测量海水的深浅来辅助判断船行的地理位置。其测水深的单位为“庹”,一庹等于成人两臂平伸的长度,约160厘米。测水深的办法是,用长绳系一铅锤等重物,沉入海中,再量其绳长。锤底涂以牛油,借其粘附物探明海床是泥砂还是岩石。然后结合前记载及航海的经验,判明舟师所在的位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