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定型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 唐朝的建立和唐初的立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公元611年爆发了我国封建社会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以李渊父子为首的关陇贵族官僚集团,看到隋朝在农民起义的猛烈冲击下已无法挽回崩溃之势,便乘机打起了“反隋”的旗号,凭借一支实力充足的武装,占据了关中作为根据地,一方面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另一方面实行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从政治上瓦解农民起义军。公元617年,李世民策动其父、当时充任太原留守的唐国公李渊举兵反隋,并亲率大军攻占长安,奉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傀儡皇帝,李渊为大丞相,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次年,炀帝死,李渊称帝,国号唐,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唐朝。

李唐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公元907年)的289年间,积极进行立法活动,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是封建法制史中,影响巨大的一个朝代。唐律是封建法典的楷模。

(1)唐高祖与《武德律》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高祖诏令刘文静、斐寂、肖瑀、崔善为、王敬业等人,参照《开皇律》,撰成《武德律》12篇,500条,于武德七年颁行天下。此外还有《武德令》31卷,《新格》53条,《武德式》15卷。由于唐王朝此时刚刚建立,来不及大规模创立法制,因此这些律令与《开皇律》基本相同。

(2)唐太宗与《贞观律》

公元626年,李渊次子李世民即帝位,称唐太宗,改元贞观。唐太宗任贤纳谏,励精图治,比较重视法制,于贞观元年诏令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修改《武德律》,历经10年,撰成《贞观律》,仍为12篇,500条。但刑罚略有减轻,律条比较完备。此外,还有《贞观令》30卷,《贞观格》18卷,《贞观式》20卷。唐太宗不但为唐代立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他励精图治立下了准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