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奠基篇——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十一节 儒家思想入律,汉律开始儒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国古代法制史中,法律儒家化是从汉代开始的,历经魏晋南北朝大体完成。汉律儒化有一个过程。

刘邦一生南征北战,靠武力夺得天下。他重视武力,甚至迷信武力,漠视礼义教化的欺骗作用。建立汉朝政权时,有人主张德治,宣扬行“先王仁义之道”,刘邦没有接受。

到汉文帝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贾谊再次提出“法先王,行仁义”的主张。他劝文帝按儒家“兴礼乐”,改变制度,更新秦朝法律。他对汉律中规定的王侯大臣与平民百姓犯法同样用肉刑不满,上书反复申述古时“刑不上大夫”的道理。他建议,王侯大臣有罪可以革职、赐死,但不能让司寇小吏笞打,这样做会在老百姓面前丢尽王侯的脸,违背“亲亲尊尊”的“礼”。贾谊的这些主张未被采纳,反而受到周勃、灌婴等大臣们的诋毁,说他年少初学不懂事,有擅权欲望。汉文帝把贾谊贬谪到长沙去当地方官。不久,京都发生了错捕周勃的事件,大大帮了贾谊的忙。

周勃是刘邦的同乡,他同刘邦一同起义,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是汉朝开国元勋,被封为绛〔jiang匠〕侯。汉高祖刘邦死后,周勃与陈平一起诛灭吕氏,扶立了汉文帝。从汉高祖、惠帝、吕后到文帝,周勃先后被拜为将军、列侯、太尉、相国、丞相等要职,是四代重臣。到晚年,周勃怕功高位重,有“兔死狗烹”的危险,因而辞官回到封地绛县去居住。不久,有人上书文帝,诬告周勃图谋反叛,因此被捕入狱,受尽狱吏的捉弄、侮辱。后来,周勃用千金收买了狱吏,通过各种关系,请薄太后到文帝那里去说情。汉文帝审核案情,才知是诬告,把周勃放出来,恢复了他的爵邑。四朝重臣周勃被错捕入狱的事件,引起朝廷上下的震动,议论纷纷。贾谊利用这个事件,再次进谏。汉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诏令从此以后大臣有罪赐死而不用肉刑。这道诏令成为儒家的礼治思想被输入律令之中的著名例子,开始了法律儒家化的漫长过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