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开发篇 第二节 台湾汉文化的奠基期(明郑时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 郑成功驱荷复台

公元1661年(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4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25000名甲士,分乘200艘战船在台湾鹿耳门登陆,迅即打败荷军,占领普罗文遮城(今赤嵌楼)。消息传开,台民欢呼雀跃,争先恐后迎接来自祖国大陆的正义之师。荷兰殖民者闻风丧胆,龟缩在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内负隅顽抗。1662年3月20日(清康熙元年二月初一),久困孤城、外援断绝的荷军,在郑军强大攻势的压力下弃城出降,夹着尾巴灰溜溜地撤离了台湾。台湾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称台湾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后改称“东宁”),以赤嵌城为“明京”,设承天府,南路置万年县,北路置天兴县,设官置守,另设安抚司以治澎湖,首次在台、澎地区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政权机构。

(2) 明郑时代的台湾经济

郑氏政权废除了荷兰殖民时代的“王田”,建立了“官田”、“私田”、“营盘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封建生产关系在全岛范围内普遍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颁布垦田条例,实行“寓兵于农”的屯田政策,令部队开赴各地,“有警则荷戈以战,无警则负耒以耕”(江日升:《台湾外纪》卷十一)。台湾荒原,巨蟒出没,瘴疠流行,草根深达数尺,郑军广大将士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披荆斩棘,流血流汗,同大自然顽强搏斗,开垦出片片良田。至今,在台湾省彰化县的秀水乡有个村庄叫“陕西村”,当地居民200多人都属陕西籍,据说是300多年前,郑成功率师东渡光复台湾时,他的部下有个陕西籍的武将名叫马信,奉命带领陕西战士到此地从事屯垦,形成村落,世代繁衍,为表达他们对大陆故乡的怀念,遂将村名唤做“陕西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