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4、忆父亲 “精神食粮”的匮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父亲在银行界是个另类,他喜爱文学艺术。刚进银行的几年,还给报刊投过稿。1961年父亲病故后,我整理他遗物,发现了几张剪报,是父亲在1937年以“戈人”笔名发表的剧评和杂文。有一篇是关于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文学评论。当时我都不知道纪德是何许人也,说起来我还算读过不少外国文学作品的人。我知道父亲在银行同事中有一个聊文学的小圈子。一位是陈伯伯,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另一位是吴伯伯,和吴祖光先生是本家近亲。不过从1950年代开始,他们就很少走动,以免遭到“小集团”的可怕下场。

我很爱看电影。什么“鸡毛信”、“夏伯阳”、“带枪的人”、“难忘的1919”、“上甘岭”之类的,反正当时小朋友喜欢看的电影我都看,看后还一五一十告诉父母亲。父亲却说这些算不上电影,他从来不看。母亲说父亲过去很爱看电影,不过他看的是美国电影。很多年之后当我看了那些经典大片:“乱世佳人”、“战地钟声”、“北非谍影”、“碧血黄沙”、“出水芙蓉”,等等1949年之前就在上海放过的电影,方才明白:父亲那一辈电影观众在1950年代是多么失落。记得父亲和祖父议论过卓别林和劳莱、哈台谁更惹人发笑,我听了像听神话似的。不过也有例外。那是几年之后了,父亲去看了一场苏联电影“第十二夜”,回家后显得少有的兴奋和开心,他向全家详细地讲了电影故事的全部。讲得太长了,以至于祖父祖母甚至母亲都走开忙自己的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听众。父亲有一套朱生豪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我知道“第十二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