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篇 高岗在西北 第四章 临危受命重建二十六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的成立,对西北国民党反动派震动很大,使革命人民倍受鼓舞。但是这支革命武装,在“左”倾路线的执行者杜衡手里终于断送在渭华。年仅28岁的高岗临危受命到陕甘边又重建起二十六军,开创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显示了他的胆略和魄力,力挽危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参加领导耀县起义与西安脱险

红二十六军成立后,红军不断壮大,吸取了寺村原根据地失败的教训,按照省委决议精神,以照金为中心的苏区建设成效显著。1933年6月,杜衡的“左”倾路线又膨胀起来,骄傲自满,一意孤行,此前杜衡提出组建骑兵师,北上打通“国际路线”,遭到省委多数同志反对后,又主张南下,要在靠近西安创建根据地,于6月中旬在照金北梁会议上,杜主持决定强令部队主力二团南下,在渭华开辟根据地。参谋长刘志丹等起来反对,杜批评说:“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刘志丹是老右倾”。还说,在渭华建立根据地,“有华山之险,群众条件好,是敌人交通大道,给敌人威胁更大。”离西安近,随时可以夺取西安,“这是百分之百的正确方针”。战士们用高岗的话说:“将来要办到的事情现在来做,就是倒穿鞋,根本走不出去”。

杜衡的脑袋一热,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亲自带二团400多人,选配精良武器,远离根据地,行军到霸桥附近的寇家庄后,沿路打了几仗,被敌人吓破了胆,突然提出他要去西安给省委汇报工作,临时委任汪锋为代理政委。他临走时向部队经济处要了一头毛驴,拿一匹兰绸子和20两烟土,50元银洋,只身离开部队。杜衡走后,未回西安,在三原县境内游逛。省委得知二十六军南下的行动,立即决定由时任省委书记袁岳栋到三原阻止南下,恰好碰见杜衡,随即在三原县民众教育馆,召集三原县中心县委书记赵伯平、游击队负责人杨声(即刘映胜)等人参加的紧急会议,袁岳栋代表省委对杜衡进行严厉批评,并决定由赵伯平通知高陵县党支部,立即按照省委指示,阻止部队南下。结果部队从照金出发,日夜兼程,在6月30日左右已渡过渭河。又派人去追回,却末找到。二十六军南下孤军深入虎穴,人地两生,前无依,后无靠,群众基础差,跟十倍于己的敌军,浴血奋战两个月,在张家坪战斗中,被敌人四面包围,终因寡不敌众,被打散。刘志丹、汪锋、王世泰等带一小部分战士,分散活动一段时间。敌人捉不住刘志丹不罢休,搜山捉人,并重金悬赏捉拿刘志丹。经过艰苦努力创建的一支革命主力武装部队,被敌人摧毁在渭华,基本全军覆没。敌人到处喧嚷:“二十六军失败了!”“活捉匪首刘志丹。”“刘志丹枭首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