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七章 侯登山、张森林、陈宝凤、邱东平、陈辉、方璧 100、热血铸文报国家——记新四军鲁艺学院华中分院教导主任邱东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莫回顾你脚边的黑影,

请抬头望你的前面的朝霞;

谁爱自由,

谁就要付予血的代价。

茶花开满山头,

红叶落遍了原野;

谁也不叹息道路的崎岖,

我们战斗在茅山下。

——邱东平:《茅山下》序诗

沉沉的夜幕,笼罩在苏北大地上。

这是1941年7月23日的午夜。在盐(城)阜(宁)地区一片河网地带,行进着新四军的一支队伍。根据军部的命令,这支由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戏剧系、音乐系、文学系部分师生和普通班组成的队伍,于当日傍晚撤离驻地——盐城兜率寺,前往盐城县建阳五区,以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狭窄的田埂像蛇似地游动在河汊与河汊之间,仅容单人通行,加上雨后泥泞,又无灯火,队伍只能借夜空微弱的星光摸黑前进,时有人不慎滑落水田。

“心莫慌,脚要放平!”

“一个紧跟一个,莫掉队……”

队伍里,不时响着一个人的叮嘱声。那浓厚的广东话语是大家所熟悉的。说话的人身材瘦小,但精神抖擞,一枝手枪和一只褐色皮包交叉斜背在腰际,看上去,威武精干。他就是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教导主任邱东平。

邱东平(原名丘谭月,字席珍),1910年5月16日(农历庚戌年四月八日)生于广东省海丰县梅陇镇马福兰村的一个小康之家。1925年5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担任“海丰特支”(当时名为“海丰学校支部”)秘书,同时,热情协助海丰总农会、农民自卫队誊写、油印、制作标语等。1926年,16岁的邱东平担任共青团海陆丰地委秘书长,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邱东平和五兄邱汝珍(共产党员)先后参加海陆丰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海丰人民武装起义和海陆丰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人民政府受到国民党反动派威胁的时候,他和同志们一起为保卫红色政权而英勇地战斗。在此期间,他曾担任过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主席彭湃的秘书。1928年2月底,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失败,他留在海丰坚持斗争。后来由于形势不断恶化,他在亲人的帮助下,被迫流亡香港、九龙。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