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章 姜墨林、投江八女、狼牙五壮士、马石十勇士、刘老庄连、安顺花 081、狼牙山上壮高风——记晋察冀军区马宝玉等五壮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在屹立华北易水河畔的狼牙山上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壮歌。他们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后弹尽路绝而舍身跳崖,用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1942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为修建在山上棋盘坨的壮士纪念碑题词: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

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军区政治部主任朱良才手录邓拓诗,作为题词:

北岳狼牙耸,

边疆血火红。

捐躯全大节,

断后竟奇功,

畴昔农家子,

今朝八路雄。

五人三烈士,

战史壮高风!

抗日从军投八路

七连指导员蔡展鹏刚上任,连长刘福山借点名的机会,让他同全连指战员见面。

蔡展鹏在上任前就听说过,六班长马宝玉脾气好,不太爱说话,有“大姑娘”的绰号。这回见面,着实地打量了一番:马宝玉,中等个头(身高约1.7米),白皙的椭圆脸,单眼皮,小眼睛,厚嘴唇。他那老成持重的神态,使人感到是一个经历过风霜的年轻人。

马宝玉,1916年10月出生在河北省蔚县陈家洼乡下元皂村。全家三代8口人,住在一间低窄破旧的茅屋里,以租种地主的田地为生。每年,打下的粮食绝大部分进了地主的粮仓,自家只留点杂粮,拌着野菜过日子。他14岁那年,洪水泛滥,爷爷和母亲得了水肿病,无钱医治,爷爷、父亲和母亲相继离开了人世。两个姐姐和年幼的妹妹被地主拉去抵债,继而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家破人亡的马宝玉,带着弟弟离开家园,过着流浪的生活。没几天,弟弟也被饿死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焚掠他的家乡。马宝玉发誓:“我要是有枪,非杀了这帮狗东西不可!”当年11月,他听说有一支叫“八路”的队伍为穷人翻身解放而战斗,打日本也坚决,便四处寻找。不久,聂荣臻率领八路军一部挺进雁北,马宝玉的愿望实现了。他参军后,分配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走上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