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新中国的试验田 毛泽东响亮地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全面抗战开始后,身受战争灾难的中国人民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中国能否胜利?能不能迅速取得胜利?如何才能胜利?战争的进程怎样?大家对这些问题感到茫然。并且,所有这些问题随着战争过程的每一次胜败、进退,不断萦绕在人们心中。特别是徐州会战以来,这些问题更显得突出和尖锐。

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的广阔地域上,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即“徐州会战”。会战经过了津浦沿线的初期保卫战、台儿庄会战和徐州突围三个阶段。在会战伊始时,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到处鼓吹“亡国论”,宣扬民族失败主义,说什么“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有牺牲,牺牲完了,我们抵抗之目的也达到了。”

但在会战第二阶段结束时,即1938年4月上旬,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摧毁了日军第五、第十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敌2万余人,这是国民党战场自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

蒋介石被这次胜利冲昏了头脑,滋长了速胜的心理,以为只要打几个台儿庄式的胜仗,就能抵挡住日军,并无需动员广大人民进行持久战。他们宣称:台儿庄胜利后的徐州会战是“准决战”,“这一战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利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似抗战的胜利指日可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